首页 -> 2007年第2期

也谈“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作者:林振树




  周伟川老师在《罕见的连环错译》(本刊2006年11期)一文中,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曾益其所不能”和“人恒过,然后能改”两句的通常翻译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曾益其所不能”通常翻译为“增加他的才能”与“人恒过,然后能改”通常翻译为“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是连环错译,前一句应译为“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将“增益其所不能”翻译为“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势必造成“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与前文语义不连贯。我们看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表明紧承第一段所列的六个人历经磨难而发达的事例,从道理上(或者说从规律上)给予分析概括。找出六个人的成功规律。“故”总领的是第二段的全部内容。“必先”表明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之前,也就是这六个人在发达之前,上天要用“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方法磨炼他们,以达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目的。“所以”翻译为“用这样的方法”,或者翻译为“这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方法”。这里的“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递进关系。心惊动警惕起来,性格变得坚强起来,增加他原先(患难之前)所不具备的才能。这样理解顺理成章,才符合孟子的严密推理。如果将“增益其所不能”翻译成“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整句就变成这样:“用这样的方法,使他的心惊动警惕起来,性格变得坚强起来,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最后一句突然冒出“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与前面的意思极不协调,不符合文章先阐述磨炼的方法再阐述磨炼的目的的严谨思路。况且前面的“行拂乱其所为”这句已经有了做事情颠倒错乱的意思。而周老师认为“‘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也就是陷入了一种所行不顺处处碰壁的境地。这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所必须经受的考验。”更是误解了孟子原文的思路。
  周老师这样理解的关键,是认为“所”字用在动词性词组“不能”前,和“不能”结合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我认为“所”字应该理解为是“助词”比较妥当。“增益其所不能”其实就是“增益其不能”。“所”字是语中助词,无义。像这种情况也比较多。例如:“君无所辱命”(其实就是“君无辱命”)、“无所不能”(其实就是“无不能”)“竭尽所能”(其实就是“竭尽能”)。“不能”的结构形式和“不仁”“不义”“不孝”等词组相同,否定副词“不”有“不具备、没有”的意思,“不仁”就是“不具备仁慈”或者就是“没有仁慈”,“不能”就是“不具备才能”。“增益其所不能”意思是“增加他的原先不具备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翻译为:“增加他原先不具备的才能”。
  再来看“人恒过。然后能改”。周老师翻译为“一个人经常会犯错误,经过一番祸患之后才能促使他改正。”这样的翻译比翻译为“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要好,但还不够恰当。
  “然后”翻译为“这样之后”应该没有问题。“这样”指代什么?周老师认为是指代前文所写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所经历的种种忧患。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提到的种种忧患不是他们六人的“错”,他们在这些忧患之前也没有“错”,只是上天要磨炼他们而已。所以,我认为“这样之后”的“这样”就是“人恒过”的“过”。“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指出了“过”与“改”的关系,这“过”与“改”的关系其实即通常所言“吃一堑,长一智”之意。“过”与下文的“困”“横”其实也是“天”对他们的磨炼方法,磨炼的目的依次是“能改”“后作”“喻”。上天让他们犯错误。目的是让他们能在自己犯错误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智者志者屡犯错误,势必“困于心,横于虑”,这样之后,有志者一定会“作”,因为他成熟了,那么别人就能从他的音容笑貌中发现出不同寻常来,被人发现认识了解甚至“举用”。“喻”照应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六个人的“举”和“发”。据此,“人恒过,然后能改”应该这样翻译更恰当: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就会不断地改正错误。
  我认为,对古文中的一些难句的翻译,要在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合情合理地翻译,让学生容易接受。
  福建霞浦县第六中学 35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