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一节课的诗意结尾

作者:王兆丰




  临上市级评优课了,我上的课是蓝兮的《金色花》(苏教版八年级下的自读课本),各个环节已构思成熟,唯独课的结尾使我颇费周章,苦无良策。晚上,在钢琴曲《泪之歌》优美的旋律中,我动情地朗读着这篇散文。配乐朗读的感觉很像在读一首诗,何不也把这篇散文改写成一首小诗作为课的结尾?于是,我在《金色花》中寻章摘句,写下了这些文字:
  无论阴晴雨雪,
  无论干旱枯涸,
  你总是挺拔着绿色,
  把阳光和空气食啄。
  
  你像一张老人的脸,
  皱皱巴巴,密布细纹,
  安详的眼神,
  隐藏着智者的光辉。
  
  你默默地开了,
  闪现着金色的妩媚,
  在辉煌的微笑中,
  永不枯萎。
  第二天,课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们被仙人掌顽强的精神所震撼,为它的花朵(金色花)的绚烂所惊叹。我瞥了一下手表,还有两分钟,我意识到课的结尾就要到来了。在静静的音乐中,我轻轻地朗诵着改写的诗。教室里,只有我的声音和着音乐在流淌,学生的目光无一例外地注视着我,那目光里有对我的赞叹,也有再次受到情感熏陶的沉醉。下课的铃声响起的时候,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掌声……
  一位女同学走到我身边,问道:“老师,那首诗能不能让我抄一下?”还有几位同学说:“老师你把音乐也留下来吧,我们也想配乐朗读。”评委们后来反馈意见说,用把原文改写成诗歌的形式结课,构思独特。既是对文章的概括和升华,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
  课之结尾,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时间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这一环节开始的时候,必然是教学目标达成之时,学生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之时。正如滔滔江水即将人海,马上就要结束它浩浩的行程进入更壮阔的境界。是让学生领略更美的风景,还是就此打住?显然,应该推波助澜。引向纵深,而不是戛然而止,草草收兵。课之结尾可以概括总结,浓缩精华,提纲挈领,构建知识系统;可以利用一节课所有的积淀,蓄势成新的高潮,给学生强烈的冲击,强化成深刻的记忆,形成绕梁余音……
  此后的一段时间,我特别喜爱把课文改写成诗作为课的结尾。更没想到此举影响了学生,很多学生效仿起我的做法来。最精彩的是一位学生用《望江南》的格律改写的《行道树》:
  忧愁着,/抖不落烟尘。春来勤恳生绿叶,/夏至奉献出浓荫。/痛苦且深沉。
  快乐着,/涤荡去污浊。/黎明时分吐清新,/骄阳底下驱灼热。/无悔更执著。
  还有的学生开始爱诗,读诗,写诗。这说明课之结尾还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课内的总结与升华,又是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衔接点。于是。每每上新课的时候,我总是精心设计课的结尾。
  在《雷电颂》一课的结尾,我深情地朗诵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就是屈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就是屈原。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用一生铸就了‘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那行吟江畔、伫立风中的身影牢牢地定格在历史的时空中,已经成为永恒的爱国者的象征……”
  《范进中举》一课的结尾,我作了如下设计:“范进这个老秀才终于顺着科举的阶梯,艰难地踏上了仕途。老范进如何做官?他的家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然后,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一番发言后,我不置可否,只说了一句:“去读《儒林外史》吧,那里有你意想得到和意想不到的结局。”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一课结尾,我抛出一个思辨性和探究性问题:“有人说李白是一个酒鬼,有人说李白是一个剑客,还有人说李白是一个诗仙……你同意这些说法吗?请你查阅有关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汪中求先生说过:成败在于细节。教育的智慧在于细节,课之结尾如此,其他环节亦然。
  江苏徐州经济开发区中学 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