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浅论语文教师的专业性

作者:陈南玉




  曾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志愿兵转业到某学校,学校领导问他想干什么工作,他说:“我寻思了一下,我文化不高,教数学什么的怕不行,就教语文算了。”
  听到这个故事的语文老师您别气,我还见过一件真实的事情。四年前正大肆宣扬教改的时候,有一种被提倡的教法是:每堂课老师讲的不能超过5分钟,超过了5分钟,无论怎样精彩都不是好课。我们都不敢苟同这种高论,议论纷纷。恰好被一个年届六十的老婆婆听到,她只上过小学,但她很有自信地说:“照这样我也会上课了。”我们问她怎么上,她说:“知道,读生词,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她说得头头是道,令我等汗颜。事实上,确实还有老师在用半个世纪前的方法教书,有的看起来有变化,实则换汤不换药。
  也许有的老师会把这两件事当做笑话嗤之以鼻,但是在这样的“笑话”面前我们语文老师难道不心虚吗?无论是转业士兵,还是只读过小学的六旬老婆婆,他们都觉得自己能教语文,我们恐怕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不懂行,简单地认为那只是一个笑话吧?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语文教学的专业性在哪儿?有哪些东西是没学过语文教育专业的人做不来的?
  想想:一册语文教案在手,重点、难点全有,现在更先进,各种版本的教案满天飞,随便买上几本,或者只需一本,不必费什么脑筋,按部就班即可把那些课文演绎得有板有眼,像模像样。
  但不知老师们是否遭遇过这样的尴尬:你提出的问题学生有“标准答案”,因为学生买了和你相同的书。你的书上不也有现成的答案吗?
  记得今年上半年,在评一堂语文课的时候,有老师向授课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把要学生讨论的几个问题一次交给学生,而每次提一个问题叫学生讨论呢?这样显得凌乱没有整体感。授课老师的回答叫人大跌眼镜,她说:“我不敢那样,因为学生手上都有教案书,他们都知道答案,如果一下子把问题全提出来,他们不会去讨论,时间就会有多。”
  呜呼!如此,上课变成了拖时间,对文本的解读变成了答问题,提问题变成了“猜谜语”,你猜我会提什么问题?不告诉你,慢慢猜着吧。这好像比按部就班还落后了。
  我也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学生回答的和教参(教案)书上的一模一样。甚至,还有学生捧起教参(教案)书照念书上的答案来回答。我发现这种现象,第一反应是委婉地劝说学生不要去看书上的答案。课后私下和其他语文老师交流,发现他们也有同样的遭遇。他们规定学生不买教参(教案)书或者买了也不准带到课堂上来。但有个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大受启发,她说:“你上课别提教案书上的问题不就行了吗?”
  自己设计问题,是个好办法。但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具有专业的水平和专业的素质,否则,我们做不到。
  另外,在实践中我还发现了另一个办法很有效:叫学生自己提问。学生自己提问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也有缺点:有的问题没什么难度,甚至没什么意义。但至少一点,学生自己提问是在积极主动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叫学生提问不仅要求老师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还要求教师有应对学生问题的能力,否则,放得开,却收不拢。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我们都懂的道理,但是,做起来呢?感觉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充当“小商小贩”,批发一些“鱼”,转“售”给学生,成了。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是个“双差生”,小学没上完就被学校开除了。后来他在父母的教育下得以成材,他成名后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说到小学的遭遇时说:“我不喜欢智商比我低的人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考我。”
  是啊,我们事先从参考书上看到了答案,然后再用这些问题考学生,这样的授课有什么专业性可言呢?如此,读过几年书,认得几千常用汉字的人,买上一册教案书,不就是个像样的语文老师了吗?
  我不否认转业士兵和六旬婆婆的话并不完全正确,也不想贬损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只是觉得语文老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我们要有非专业人士做不来的“绝活”,那就是“授渔”而不是“售鱼”,这样才有我们的专业性。
  湖南长沙市岳麓区清水塘中学 4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