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道士塔》质疑两则

作者:曲宏伟




  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作为一篇学者散文,受到了很多文学爱好者乃至作家朋友的推崇,现在已被选人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于此文的赞美已有很多,无须笔者再画蛇添足。这里,只想谈谈对文中两处说法的质疑。
  第一,在该文第三部分第八自然段中,余先生提到:“我只能简略地说: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五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取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
  针对余先生的这段描述,笔者翻阅了一些相关文献。发现这些文献中记载的与余先生的说法是不一致的。
  首先,第一个进入敦煌藏经洞骗盗文物的外国冒险家应该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而非俄国人勃奥鲁切夫。雒青之在《百年敦煌·敦煌记事》中编写的敦煌年谱里并没有提及勃奥鲁切夫1905年进入敦煌的事。该年谱是这样记述外国人进入藏经洞的:“1907年5月21日,斯坦因进入藏经洞:‘这批宝藏就分量以及保存完好而言,我以前所有的发现无一能与此相提并论。’”而宁可先生在《敦煌的历史和文化》讲座(2002年8月3日,国家图书馆)中,也认为是斯坦因的首先到来使敦煌文化为世界所普遍关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学者都没有提及俄国人勃奥鲁切夫。更没有讲到他是第一个进入藏经洞骗盗文物的外国冒险家。难道是这些学者一起将此人或是将这段历史疏忽了吗?
  其次,外国冒险家并非用银元买得藏经洞文物。“斯坦因至莫高窟,以四块马蹄银(共重二百两)骗买写卷、印本、古籍二十四箱,佛画、织绣品等五箱。”这里提到的是“四块马蹄银”,而非余先生所说的“一叠子银元”。同样,“伯希和踵至,以白银五百两骗买写本、印本、经卷、文书、佛画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本段的两处皆引自雒青之《百年敦煌·敦煌记事》)在这里,我们也要注意的是“白银五百两”,而非“少量银元”。余先生这种将马蹄银和银两等同于银元的说法令人费解。
  第二,在《道士塔》的文末,余先生又以极其沉重的笔调写道:“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此处更令人感到怀疑的是:“圆寂”一词明明是“佛教用语,称僧尼死亡”(《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怎么此时“圆寂塔”竟然指道士葬身之处了呢?难道余先生不知道道教徒称人死为“羽化”吗?抑或此处行文另有其深意呢?
  浙江桐乡一中 3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