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科学管理 追求最优

作者:余应源




  追求最佳最优是时代精神之一,使语文教学获得最好的效果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愿望。
  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观念来提升语文教学专业化水平,是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的策略。去年本栏目横向探讨了语文教学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五项专业工作。今年我们将纵向顺着教学工作的程序,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技能训练引领我走向科学管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开始教语文,和大家一样讲授自己对选文的认识,中间加点提问,同时管好纪律保证课的顺利进行,讲完一册课本改完八篇作文,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培养语文能力的教学目的只是一种综合而模糊的认识,教师教学的具体的行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并不明确;不过我比较重视语文学习的思想教育,以便促使学生认真学习。1963年大纲公布后,开始重视“双基”教学。但那时的所谓语文基本技能训练。除课堂作文外主要是布置课外作业,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言语技能训练。在紧接着的由毛泽东“教学不得法,考试以学生为敌”的批评激发起的教学方法改革高潮中。开始注意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考怎样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而且开始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也不过是教学生作阅读笔记(这已属阅读技能训练的范围),这样也就开始让学生在课堂阅读,组织小组讨论,“讲讲、练练、读读、议议”的教法开始形成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在减少,学生的活动在增加。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讲授的班级授课制。实际上已开始受到冲击,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开始提升。我的作文教学受周学敏老师的影响,每次作文已有训练重点,并开始对学生课堂作文的全过程进行观察、调控,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但那时总体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管纪律学生认真学习,教师不但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还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班集体尚未构成教学活动的有机的统一体: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实在的言语技能训练、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管理,这些新的因素仅仅在萌芽之中。不过新因素、新型的语文教学的因素真正在十分可喜地萌发着。可是一场“文化大革命”整整中断、停顿——其实是倒退了十年1
  1981年我已在大学教授语文教学法,认识上已摆脱了极“左”思潮的羁绊,开始认识到传统学科课程学生被动的缺陷、活动课程注重学生发展的长处,认定该摈弃二者的缺陷结合两者的优点。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形成新的语文教学活动体系。基于这种新的教学观,我开始系统思考总结六十年代周学敏老师以有训练重点的作文教学为中心的全面教改经验及我自己尝试教改的经验教训。进而学习吸取潘凤湘老师“教读法”的成动经验并加以发展,由授之以鱼,跃进为授之以渔,由以讲授选文为中心转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不但像潘老师那样一项一项教会学生读,还扩展到教写、教听说。形成一个通过有序的从初一到初三分阶段有步骤由低到高的分项分单元,用文章知识统领单元,同时安排读写听说相关技能训练的语文教学方案,后称为序列导学式语文教改实验。在南昌十中进行了实验。使语文能力的培养由“悬而玄”变成了“实(实在)而实(实践)”的教学活动。为进一步验证这一方案的功效,从实践中总结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与理论,我自己到中学执教,在附中要了一个班再实验。这项以读写听说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实验,完全改变了语文教学工作的面貌,使语文课程发生了一系列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才主持编写了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论》。初步提出了一整套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的语文教学理论和教法。
  首先,教学工作培养学生母语能力的目的任务鲜明而具体。明确提出初中三年语文能力初步过关,听说读写能力初步平衡发展,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的目标。这一目标通过阶段教学目的、学期目的、单元目的得到一一落实。每一单元,都用文章及语用知识统领指导相关技能训练,如用段落的知识统领阅读时理清思理的分段训练,同时进行作文分段的训练。更重要的是真正使教学目的任务,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行为目的。实验开始前便向学生公布方案,并开家长会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认同与配合。当然这里关键性的是单元教学目的任务的落实。每一单元的教学都从明确教学目的、意义开始,让学生明白单元中的技能训练是主体是根本,选文服务于训练;让学生明白,光懂单元中的选文不如掌握读懂选文的技能,因为掌握技能就能读懂这一类文。这样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成为师生共同自觉去实现的行为目的。这样每阶段、每一教学单元(一般为两周)、每节课。师生都是从明确目的开始,然后一步步运用相应的方式方法进行活动去实现目的,最后通过检测,验明全班学生都基本掌握了该技能、基本达到目的才算结束一个阶段、单元的教学。这样教学目的真正主宰师生的行动。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自觉的、理性的活动。教学目的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全过程均为着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这样师生关系逐步发生质的变化。原来以讲授选文为中心的教学以“懂”为终点。老师讲清了学生听懂了,教师课堂教学就算完了,剩下的会不会便都是学生的事了,当然老师还等着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给个分作个裁判。现在转入了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老师的讲授只是教学活动的开始,课堂里学生要进行操作练习,要让学生能按原型的程序进行操作,以学生会——掌握某项技能为终点。一个班几十人不一般齐,种种情况都可能发生,教师怎么办?能不管而自己看报、抽烟?当然不行。要教好学生,教师就要集中精力巡视察看学生操作的情况。发现问题。学生自主操作中出现问题也有了条件及时问老师,教师便要及时指导。教会学生正是教师的职责,课堂中教师分分秒秒关注学生的操作。与学生一起活动,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操作,呈现师生互动的新气象。师生关系密切了。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命运相关的共同体。
  这样班级组织也自然地发生着质变。学生当堂操作,要及时知道自己的正误。持正纠误。才可能正确掌握技能。可是一名教师怎能面对数十名学生各不相同的问题,即使一分一秒不停地巡视指导也不可能一一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原有的一个课代表加进来当助手也不行的,怎么办?只有靠学生互助。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了。几十人一起一一讨论不切实际。学生同桌两人互助效果也不行。六十年代我的小组讨论是用现成的行政组,一说讨论就要挪桌椅,实在不方便,且十来个人互查互议也太费时间。这时我是学潘老师的做法,单排学生向后转。不动桌椅便可形成四人小组,非常方便。且只要正常编班排座位,四名学生中肯定有好有次可以互补。实践证明,四人组是非常方便而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这样原有的便于行政管理的班级。进化为班、行政大组、四人小组及适当的专业组(如课活动诗歌组、话剧组、小说组之类),组成有层次的教与学活动共同体,更好地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补救了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成为高效率的师生共同活动的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