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片段

作者:佚名




  讲课人:魏书生
  [教学过程]
  魏书生跑步上台,面含微笑,神采奕奕。
  师:我不习惯在讲台上讲课,我喜欢在同学中间。这节课不是示范课,而是和同学们商量着上课。
  师:准备上课。我们班上课第一件事是口头作文。大家七嘴八舌袒露自我,你们愿不愿意?(学生举手不过半)不愿意就不做了。我们班还有个习惯。上课时大喊三声“我能成功”。喊的过程也是解放自我的过程。有的同学瞧不起自己,挺起胸来大喊出声,可以克服自卑感。
  生:(齐声喊)“我能成功,我能成功,我能成功!”
  师:现在,大家猜一猜:我们应该学哪课书?
  (众说不一)
  师:回答都不对。老师想教说明文,课本却没有。现在问问大家:愿意学什么?一般都不愿意学议论文和古文。那么,我问一下:不愿学古文的有多少?请举手。
  (生几乎都举手)
  师:那我们今天就学篇古文。这样做。可以锻炼心态,给自己施加一个“喜欢”的意念。做事情,往往观念一变。就不烦人了。(说罢,板书题目。故意空下“寡”字)我写的标题是什么字体了?
  生:是隶书。
  师:回答正确。我在其他地方讲课,有人回答是“魏书”。因我姓魏。
  [点评:魏老师是否具有特异功能,不得而知。魏老师“与同学们商量着上课”的方法,体现着教育的民主精神,让人感到亲切,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壁垒森严”的距离。尤其是倡导学生大喊三声“我能成功”,给学生以“袒露自我”的机会和追求学业成功的意念,使同学顿时兴套了,惊诧了,激发起了学习的动机,活跃了课堂气氛。]
  师:现在,我问一下,咱们班谁最爱写错字?
  生:(齐答)张莉。
  师:此人何在?(张莉站起来)你上来填空。(张莉上前,也写了一个隶书体的“寡”字)今天这节课要做几件事大家清不清楚?
  生:不清楚。
  师:我和我的学生商量,语文学习三年中要做三件大事,一个学期要做七件事。一堂课也要订出来要做几件事。咱们这堂课要做几件事呢?(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学习重点”)第一,了解作者;第二,解决一个通假字;第三,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和“道”;第四,理解道理。(回转身看黑板)大家看张莉写的“寡”字如何?
  生:很好。
  师:连最爱写错字的同学写的字都这么好,这说明我们班水平很高。今天我们只用45分钟。请一位同学负责监督,保证不压堂。下面我们先做第一件事:了解作者。请大家推荐一个文学常识学得好的同学回答。
  (一同学站起,念注释。)
  师:(肯定之后)大家不要看教材,一块儿讲解。
  (生都开口练习讲述)
  师:我请同学们推荐平常一位文学常识学得不好的同学。
  (生齐答韩磊。韩磊站起回答。)
  师:回答正确。这说明大家都会。我们接着做第二件事:看谁找通假字最快?
  生:(抢答)“畔”。
  师:对了。请大家假装自己是老师,来给学生讲“畔”字,好,各位“老师”开讲。再请各位“老师”把书扣过来,坐直。精神十足。有板有眼地讲。可以说错。但不可以不说。
  (生按上述要求讲述)
  师:以上关于作者和通假字。老师都没讲,但大家已经会了。下面我们做第三件事:先读“天时~地利”“人和”。再结合注释讲解。
  (中间教学环节略)
  师:下面教给大家朗读方法。大家齐声背第一句话,要喊着背、使劲喊。
  (生齐声背第一句)
  师:再慢一点背,声音的抑扬要体现出来。
  (生齐声放慢速度)
  师:再练严肃地背,低沉地背,悲哀地背,快乐地背。哭哭唧唧地背,兴奋地背,自豪地背。
  (生按要求一一试背)
  师:读一段文章,要注意声调的高低快慢,喜怒哀乐。这样,你的感觉就找到了。
  生:该下课了。
  师:好。正好45分钟。大家提提:今天的课哪些地方满意?哪些地方不满意?
  (生七嘴八舌对学习进行评价和小结)
  [点评:通过民主商议的方式确定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成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期望等等,魏老师一节课扎扎实实地做了四件事,把向来是“教亦可不教亦可,学亦行不学亦行”,缺上几节课也没人心疼的语文课,上成了一堂“定时、定量、定向”的课。魏书生老师教育成功的秘诀,一方面当然得益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法,如“六步课堂教学法”:①定向-②自学-③讨论-④答疑-⑤自测-⑥自结;另一方面他发扬教育民主精神,让学生通过建立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反馈系统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培养、强化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因为,学生在他的眼里是具有内在学习动力的主体性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他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学生在他这里真正体验到了人的尊严,体验到了上课的轻松与快乐、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主持人插话:是啊,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他有意提问爱写错别字的学习差的同学!他十分注意调动所谓差生的积极性,给他们能解的问题,让这些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激发他们的自信。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这是魏老师一大特点,是正确、科学而且有效的教育方法,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