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勇敢的挑战 顽强的呼喊
作者:唐建新
小说发表在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各行各业包括教育在内的拨乱反正时期,教育也处在百废待兴阶段;一方面它要大干快上,一方面却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和精英教育的陋习中,形式主义和无视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情况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妨碍着学生个性的解放和心智的成长。
小说《心声》就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教育环境。区教育局要来学校组织公开课,程老师就在放学以后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说事;为了给人一个好的印象;就预先指定六位同学反复操练;对李京京这样居然敢于提出自己要求的学生是呵斥,皱起眉头;李要求读一小段却被老师以嗓子沙哑念不好而断然拒绝。而在学生的头脑里,教师的绝对权威已根深蒂固。“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只有老师才有资格说这个话。”当赵小桢不敢起来朗读程老师脸上急得“发白”时,“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了的呀!”这些似乎不经意的描写;实际上为我们重现了当年的教育秩序,即教师的话语是绝对真理,它决定和主宰一切,学生只有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学所追求的便是形式主义的所谓的完美,至于家庭或心理发展有差异的学生,或者有自己想法和要求的学生,是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的,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受到了限制。
但是,要完全禁锢学生的成长是困难的。小说一开始,就预示出了李京京对当时教育的一丝不满。放学了,大家都下课了,只有李京京班还不下课。一开头,他不喜欢拖堂的心情就表霹了出来,对“认真好强自信”的程老师的占用时间很不高兴:“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好像这样就能让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一种揶揄并且略带嘲讽的不满,跃然纸上。当老师钦定好朗读顺序时,李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在老师批评之后仍然举手要求“念一段”,遭到拒绝之后,李京京独自在小树林子里轻轻地选一段念,直至最后大声地从头念,以自己的感同身受的体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间接地去争取朗读的权利。在六位同学预先操练的时候,不顾及自己的学生身份,指出赵小桢朗读得“不对”。公开课上“全班都没有人举手”,因为是“事先说好了的”。这是多年教育所期待的:按照老师钦定的秩序运行。就在这时,李京京救场了,内心经过激烈的矛盾斗争,不怕同学的嘲讽,也不怕老师的鄙视,下定了决心,“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程老师仍然不愿意让李京京朗读,于是继续扫视全班,“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时间也许只有几秒钟,然而却是漫长的挑战与跨越,李京京能够勇敢面对自己,面对全班的尴尬,面对同学们异样的眼光,面对老师可能的再次拒绝,这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在这漫长的几秒钟里,除了勇敢,还需要坚韧,如果轻言放弃,把手缩回来,那就不是李京京了。
李京京毕竟是孩子,十来岁的孩子。他的挑战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个性发展的本能,是一种因为与《万卡》产生了共鸣而急迫想把自己憋在心里的情感在公众面前倾泻以引起注意的本能冲动。在小树林子里的朗读,在六位同学预先练习时的不由自主的关注与批评,都源于自己对故事的深切喜爱。这种纯真的情感,是李京京不自觉、无意识挑战了师道尊严和旧有教育秩序的非理性的真实基础。
李京京的形象是生动饱满的,李京京发出的心声也是富有鲜明的社会意义的。他有与爷爷长时间的至爱深情,有与妮儿两小无猜的纯洁友谊,有对乡下淳朴民风的深切呼唤,有对家庭和睦的强烈期待。丰盈的童年,扭曲的少年,病态的教育,使得李京京产生了对美好时光,对美好亲情的呼唤,也饱含着对教育机会平等、对教育对象个性尊重的强烈呼唤。
程老师也是一个真实可信的鲜活人物。年轻负责,追求完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工作一丝不苟,珍视学校的荣誉。为了区教育局的一节公开课,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力求给区上给同行一个完美的印象,这是不该厚非且值得充分肯定的一种品质。就是在赵小桢怯场,只有李京京一人举手救场时,程老师还希望其他的“嗓子”不那么“沙哑”的学生起来朗读,这不是她的错,更不是她的个人品质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她所受的教育就是培养精英的教育,就是师道尊严时代的教育,就是追求完美的教育,就是形式主义占上风的教育,就是忽略了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么多年旧教育思想的积累与积淀,在程老师的骨子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程老师毕竟年轻,李京京“两颗晶亮的泪珠”的“叭嗒”声震惊了自己固有的教育规则,李京京发自内心的真情朗读唤醒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过了好一会儿”,在历经短暂的然而又漫长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痛苦地告别自己的过去,“声音发颤”地要求李京京把课文全部读完。一位能够告别昨天、顺应教育发展潮流的一代青年教师的形象慢慢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李京京的顽强破土,程老师的痛苦告别,这就是80年代初的新教育的希望所在啊!
学生写教师上课的作文很多,留下深刻印记的却很少。文学史上有影响的写上课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除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和老舍的《最后一课》外,写上课的作品似乎很少使人难以忘怀。也许对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于是大家习焉不察或熟视无睹了。
小说《心声》却把一节区里的公开课写得栩栩如生,生动感人。女作家黄蓓佳’以细腻的笔触和精妙的构思,抓住上课朗读这一极其平常的事件,通过细节描写,挖掘事件本身蕴含着的时代意味。小说多次写到了公开课的课文《万卡》,而其中的原文引用就是六次,这是犯忌的事情,很容易雷同、琐碎或拖沓。然而小说《心声》却很好地处理了故事套故事的戏中戏手法,使得课堂上对课文的引用等艺术处理都很见作者的匠心。
全文59段,在第一部分,李京京在小树林子里朗读的时候,作者出示了两段,一是19段,即《万卡》故事里写信的开头,由圣诞节引出“我没爹没娘,只剩下您一个人是我的亲人了”,以此引出京京对爷爷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自己家庭现状的恐惧和害怕。第二次是22段,由礼物收藏“问奥尔迦·伊格纳捷芙娜小姐要”,引出对好朋友妮儿的怀念。第三次是26段,在前两次朗读的基础上京京从头念起来,“三个月前”,被“送来做学徒”,进一步暗含和强化了自己远离爷爷的景况。在小树林子里朗读的三次原文引用,各有侧重,把京京的童年生活,与爷爷的关系,与妮儿的友情,与家庭的不满,都一一串联、暗示了出来,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做了厚实的铺垫。
第四次在31段,是赵小桢朗读课文时引用的,因为赵缺乏生活体验,对“我没爹没娘,只剩下您一个人是我的亲人了”读不出那种真切的感受,京京自然而然地就会出来说“不对”,这里的原文引用也为正式上公开课赵小桢不敢站起来朗读,以及听了感同身受的京京的朗读后被感染得轻轻抽泣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第五次第六次是在公开课上,是课文的54段和56段,京京满怀感情地朗读,祝愿爷爷“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而引出京京晶亮的眼泪的句子是对童年乡村生活的呼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这里,万卡的形象,京京带血的呼叫,字字句句都咄咄逼人地直压着我们的呼吸,把大家的情感搅起了惊天的波澜。
作家犀利的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惟妙惟肖地描摹人物的心理活动,勾画其灵魂。如第一部分写京京对小说《万卡》的喜欢:“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对朗读的渴望:“刚走出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就从背后追了上来。京京心里痒痒的,忍不住又折回去,趴在教室的窗户外面听。”心里难受:“走出好远,他还听见赵小桢银铃儿似的笑声。”最后下定决心之前的不可抑制的冲动:“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作品发表距今虽然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其间提出的许多社会问题、教育问题,仍然具有积极的思考价值。家庭和睦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乡村生活对童年的深刻影响,受教育权利的平等问题,教育的形式与实效问题,公开课的价值导向问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学生个性的发育成熟的条件问题,在今天都依然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无论是题材选择、创作手法还是语言风格、表现技巧,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借鉴学习和鉴赏品味的地方。
广东深圳布南山区教研室 51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