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课堂教学要重视课程的生成

作者:林亚大 朱于新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评价一节课,也都把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环环相扣、结构和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案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上演的舞台。语文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的及时生成、动态生成,减少预设和接受,但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并在预案中能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课堂教学片段:
  在按预定设计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涵泳体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所表现的深情和象征意义后,笔者觉得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学习目标已基本达到,于是按常规进入最后的“质疑释疑”环节。
  师:学习了本诗,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难之处?请畅所欲言,我们师生共同解决。
  生甲:我看了《语文读本》中的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觉得这两首诗都写祖国,却有很大的不同。
  师:不同在什么地方?
  生甲(思考后):说不出。
  生乙:似乎所用的意象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同。
  师:能否具体说说意象和表现手法不同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生丙:《我用残损的手掌》写在旧中: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在新中国,时代不同,作者也不同,两首诗当然不同。(师生鼓掌)
  师:刚才的同学已经说出了一部分原因。根据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请同学们再具体说说两首诗的意象和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众生默然,生丁提议:老师,您来说说吧。(众生附和)
  师(思索一会):同学们,把深奥厚重的书读懂读透、读浅读薄是一种能力;把看似意浅面窄的书读深读宽更是一种能力,它是“从平凡中读出不平凡”,需要读者的延伸、拓展、勾连以及主动地探究和深入地挖掘。这个问题的答案,老师不急着告诉大家,而是希望同学们认真进行比较阅读后自己探求得到。大家有没有兴趣把自己喜欢的有关写祖国的诗歌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进行比较阅读,探究异同,然后下节课进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研究性专题学习?
  众生兴致盎然,齐答:有兴趣!
  师:那课外时间要抓紧行动,除《语文读本》外,还可到阅览室、图书室、书店和网络上去查找有关写祖国的诗歌,并进行初步研究。(本节课结束)
  在第二节课课前,学生自行交流收集的材料,大家一致推荐的比较阅读材料有:闻一多的《发现》《祈祷》,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冯乃超的《歌唱吧,中国的儿女们》,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
  在学生充分比较阅读后,第二节课先集体讨论比较点,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方向,教师提供适当的思考题帮助学生研究。然后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完成如下任务:
  1.研读《发现》《祈祷》,比较同是表达热爱祖国这个古老的话题,这两首诗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为何不同?(要注意联系历史背景来分析)
  2.研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比较它和舒婷那首诗的意象有何不同,表现手法又有何不同?
  3.研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和舒婷的诗歌,比较诗歌风格有什么不同?
  4.研读《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歌唱吧,中国的儿女们》《中国的土地》等,比较时代不同,祖国人民的形象有何不同?
  分析和反思上述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如果教师没能认真对待最后的“质疑释疑”环节,及时抓住学生进发的智慧火花进行深入延伸,或者是简单地将问题的答案塞给学生,那就没有后一节课的研究性专题学习。事实证明,通过后一节课的研究性专题学习,学生对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了更深劾的理解,在比较阅读和审美阅读中真正感受到了它的美和典型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师生互相“抛接球”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方案应该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语文课程的生成就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
  生成课程可分为两种类型:主题内的生成活动和生成主题活动。主题内的生成活动是指在按照预设主题活动进行的同时,发现学生对与本主题有关但不在预设课程范围内的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而生成的活动。此种生成活动,难度较小,扩展的余地不大,只需教师灵活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生成即可。这样既能尊重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教育空白的机会,同时又促进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积极探索、前进。生成主题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意愿产生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展开研究活动,产生的主题不在预设课程计划之内。前述教学实例就属于此。这类活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随机调控能力,并且需要教师对生成课程有一定的认识,挑战性比较强。
  在课程资源的生成上,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和能力的生长点,正确引导学生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从前述教学实例看,除了构建民主的、伙伴的师生关系和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外,还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切人:
  1.兴趣点。它是生成活动的前提,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可以确定有生成活动的可能性。这需要教师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捕捉学生的兴趣,更需要教师理解、关注、支持学生,学会倾听。
  2.需求点。生成活动强调的是在尊重学生兴趣意愿的基础上的生成,活动中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满足学生的内部探究需求,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因此兴趣点并不是生成活动的充要条件,它还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内部需求。这一点往往成为生成课程的难点,因为教师必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需要的基础上预设学习点,并且这个学习点要与学生的需要点相吻合。这对教师的分析判断能力、随机调控能力、知识经验等综合素质水平要求很高。
  3.矛盾点。它主要指当学生围绕某个话题产生较大的冲突时可抓住时机考虑生成活动。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学生研究的兴趣非常浓厚,同时问题逐渐暴露,矛盾点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学生越来越想通过某种途径来评判对错。这正是学生探究欲望的高潮。教师要以支持者的身份组织活动,引导活动,并围绕该主题与学生一起展开研究工作。
  4.价值点。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它凝聚着人们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生的追求。语文课程的目的,既包含教育的社会价值——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也包含教育的个人价值——发展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因此,它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又必须考虑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既要满足学生即时的兴趣和需要,又要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根据课程的目的及社会对学生的发展要求,课程的生成要有意义,并有实现的可能性。
  布卢姆强调:“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语文课程的及时生成和课堂的开放确实会影响某些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进度的进程,甚至会暂时出现无序的状态;有时一节课已经结束,教育的结果还没有出现。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因为学习过程已经存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是素质的变化。正如肖川先生说的:“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第25页)
  浙江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温岭市之江高级中学 31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