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瞬间的价值在于长久

作者:赵宪宇




  如果是想要通过一瞬间而留下美好的记忆和影响,可能就是流星,而不是昙花,因为那看似白驹过隙的轻巧,需要的却是脚踏彼岸的那有力的一蹬。
  任何一个漂亮的教学过程都是由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组成,但要想每个瞬间都回眸生媚,都在自己和别人的脑子里产生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痕迹,即使是名师大家这样的瞬间也恐怕不是俯拾即是。况且个人认为是惊鸿一瞥、雪泥鸿爪的精美瞬间,也可能不被见智见仁者当做是鸿鹄之羽。再说于己可能是铭心刻骨的,而于人或许就是过眼烟云,平淡如水。
  从教20多年,我有许多的难忘瞬间,但更难得的恐怕是别人对这些瞬间的记忆和难忘,我总感到这样的瞬间是那样的稀少和不足。
  
  蓦然回首灯火不再阑珊
  
  在锡山教育网站里,有一位教师发了这样一篇文章。部分内容是这样的:
  江苏省特级教师、区教研室主任赵宪宇亲自“下水”,给全区的高中语文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批注(爱哭的唐朝)》。
  上课伊始,赵老师以一声亲切的“朋友们”的称呼,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接着,他向学生们讲明了学习内容——让我们共同批注文章。当问及读过几遍原文时,有些同学说一遍,有个别同学说两遍,面对学生的顾虑与不安,赵老师笑着说:“两遍足够了。”在熟悉课文这一环节时,他征求学生的意见说:“是同学们默读呢还是朗读?”“那谁朗读?”这时竟然有一半的同学说“老师”,说完之后同学们都笑了。学生的心情在赵老师的笑容和寥寥数语中得以放松,为学生的深情朗读和真实批注打下了心理基础。赵老师利用宏观调控充分表现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贯穿整个课堂,使课堂氛围宽松、和谐。
  接着进入第二环节——自由批注。赵老师在教学中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就文章语言、内容等进行点评、批注,真正实现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次互动。学生在一番自主摸索后,赵老师又讲方法、举实例,以一种近乎撩拨式的语言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掌握批注的方击,让学生在批注中思考文章、理解文章,从而切入文章内涵,步入文学殿堂。学生们在赵老师的引导、煽动下变得敢说、愿说、乐说、会说,课堂教学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进入高潮。正如赵老师自己所说“平静地不自觉地进入”。整堂课在本色、自然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离下课还剩最后五分钟,赵老师才用多媒体出示了自己的批注,并声明自己的批注只是五十二分之一(学生共有51人),完全以平等的姿态与同学交流,丝毫没有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平等的交流和坦率的教学中,赵老师把批注这种很好的阅读训练方法以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消化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在即将结束讲课时,赵老师说《爱哭的唐朝》文章作者曾令名就是他的笔名,他感谢同学们真诚的批注。这样智慧的结尾实在是给了在场的师生以大大的惊喜和长久的思索,令人回味隽永,心潮难平。《爱哭的唐朝》一文中所显示的大手笔更让在座的教师不得不佩服赵老师丰厚的文化功底和深刻的教科研能力。
  这是一节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课,学生在充分自由的批注中,展示了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批注,是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但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方法应该得到发扬光大。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都是一种理解,一个模式,就是由教师讲解,并且教师的讲解是唯一的真理。通过教学我发现,在阅读教学中,不管是名篇,还是一般的师生习作,运用批注的方法,都能丰富对作品的理解、扩大学生的视野、产生创造的火花。批注确实让我感到了在灯火阑珊之处,寻觅到了“那人”的喜悦,尤其是在阅读教学出现困境的时候。现在,在我的周围,有一批教学骨干在实践和研究着这种课型,运用着这种方法。我不感到孤独,没有独登高楼之累,人头已在攒动,灯火不再阑珊。
  改变一种方法,就是改变一种思想,一种思路,一种思维,一种思绪,因而也就会有新发掘、发现、发明和发展。
  
  可堪回首月明中
  
  2002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一篇课例,是我教的《归去来兮辞》。其中有三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在对学生朗读课文的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三支曲子,并分别用一句话对三支曲子的特点进行概括。三支曲予即《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作为学生朗读的背景音乐,让他们挑选。
  三支曲子虽都能够很好地体现文章的思想感情,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不同理解,自由地选择自己朗读时的音乐,教者的意图是通过音乐衬托,创设朗读氛围,促使学生对作品的心灵感悟。
  在对内容进行总结的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四幅人物画像,即屈原、陶潜、李白、苏轼。每幅像下面,分别有他们的代表名句。陶潜依的下面是空白,让学生选一句本文的话附在下面。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一是文体的原因,屈原创制了“楚辞”,本文是“辞”;二是仕途的经历,他们几位都有相似的为官意识和仕途结局;三是文风和写作特点,让学生注意课内和课外联系。同时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代表陶潜品质的句子找出来。 实际上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读完了课文后,感受最深的语句是什么。
  在全文总结的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两幅书法作品:一幅是现代书法家的,字体飘逸潇洒;另一幅是明代四名人之一的文徵明的作品,恬静平淡。两幅都书写的是《归去来兮辞》。
  教师说:“一幅飘逸,一幅恬淡,正好是陶潜思想和人格魅力之所在。”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书法作品,再一次给学生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增长见识,积淀人文底蕴,体现了古代丈人注重诗、乐、画、书四位一体的艺术理念。
  这是我参加特级教师评选上的一节课,按照常理;我在高手云集同上一篇课文并且又有高利害关系的这一节课上,应该稳中求胜。但越是有影响,我越是想突破。经过几个明月夜的静思,经过几番传统与现代的较量,我想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想到了他的“三仕三隐”,教风应该与文风吻合;我不能为“功利”而失去求异探索的气质,还是“冒险”选择了新的理念,把人文、文化、文艺融入了文言文的教学中。课后引来了很多的议论,有肯定也有质疑,更有否定。但教学瞬间的成败不能靠瞬间评定,需要一定时间长度的检验。后来我顺利地评上了特级教师,语文核心刊物发表了这个课例,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注重人文、注重课程资源、注重艺术化的表达,正在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理想,一种理解,一种理论,一种理念。
  李煜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而我和许多人一样,非常欣赏明月,也很感谢明月,尤其是感谢那几个让我选择艺术、选择优美的月夜。
  
  再回首我心依旧
  
  我的案头放着几本我主编的作文教学的专著,我的专长也被理解为是作文教学。每年高考结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