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话题作文“借”导写

作者:许 昆




  [话题设计]
  
  很久以前,有三个探险家结伴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寻宝。经过数天的探访,终于寻得19件宝物。三个探险家约定,按照出力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分别获得宝物总件数的1/2、1/4、1/5。但无论他们怎样演算,就是不能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就在他们愁眉不展之际,正巧有一位白发飘逸的长者路经此地。他了解到分宝物的难处后说:“这有何难?我借一件宝物给你们,待你们分好宝物后,再把我借给你们的宝物还我就是了。”以20件宝物作总数,三人不一会儿就按10件、5件、4件的份额分配完毕,还剩、件交还长者。
  请以“借”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导引]
  
  苟子在《劝学》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可见“借”的妙处之多,作用之大。当我们身处困境,借点帮助;当我们处在黑暗之中,借点光明;当我们不知所措之时,借点指引。借金者小借,借情者大借。小草借了土壤,以身相许;小鸟借了大树,为其歌唱;人们借了心意,以诚相待。更有被人们称之为神机妙借的“草船借箭”,借出来的是智慧,借出来的是美丽;借人之长,补己之短;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我们以“借”为话题写作时,就要搜索出与“借”有关的素材,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
  本话题是一个蕴涵哲理的故事,如若单从字面去诠释“借”的内涵,列举“借”的方式,罗列“借”的内容,则太肤浅。不妨采用“实则虚之”的写法,从虚处着笔,抛其“借”之形,写其“借”之神。借其方法,借其思想,借出智慧,借出精神。写这样的话题,切人的角度要小,内容挖掘要深,感情表达要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挖掘其隐藏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见新,平中见深。关于体裁,可以编述故事,可以写议论性散文,可以写小小说,还可以写议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等。本话题更适合写成议论文。
  安徽涡和一中 2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