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抓住构思“五化”,展示个性魅力

作者:马学仁




  现在的高中学生能够平铺直叙地写作已经不算太差,能有独到构思成文的人不多。述议同样的内容,因为构思落笔不同,文章的风格、立意就会有异同和高下之别。
  笔者从历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五化”构思法。“五化”构思法虽然不是严谨的科学分类,但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供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思维模式,写出异彩纷呈、各具鲜明特质的作文。
  教学过程:
  师:(导语)我们不少学生虽然已经就读高中,但是如果把他们的作文放人初中生作文中,甚至放人小学生作文中,很难看出这是高中学生写的。因为从他们所写的内容到表达的手法,乃至用词造句并没有多少差别。难怪有专家指出,目前高中生作文有幼儿化倾向,爱写小猫小狗之类的童话故事;脱离现实生活现象严重,曼哈顿、伦敦全成了故事背景。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学会构思。
  放幻灯片1:
  百年回眸
  ①一百年前,屈辱的晚清统治者常常要用算盘算算“赔款”账;而今天,中国人则用大型电了荧屏来显示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倒计时。
  ②一百年前,洋火、洋布、洋钉、洋油充斥中国市场;而今天,“中国制造”的商品已遭布全世界。
  ③一百年前,中国妇女要用小脚迈进20世纪的门槛;而今天,英姿飒爽的中国体坛巾帼扬威四海。
  师:看看幻灯片上的三句话,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用具体的事、物、人来说明近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生:“百年回眸”,百年来巨大变化,这是个很大的题目,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它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但是,幻灯片上的三句话,从三个角度小中见大,概括中见具体,给人无穷的回味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师:“百年回眸”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这三句话因为用了“化理为形”的构思方法,所以能写得具体、形象、实在,也确实如同学所说有“小中见大”的作用。
  放幻灯片2:
  “化理为形”是指将一些空灵、宽泛的抽象的道理,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加以展示,使人易于理解、易子把握的构思方法。
  师:同学们是不是理解了,谁能举例说明?
  生:“团结就有力量”,这是一个大道理。我们在小学学过一篇文章:国王给十个孩子每人一双筷子,让他们折,很快被折断;又给他们每人十双筷子,让他们折,都没有折断。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十兄弟要团结,不要闹分裂。
  生:“那一段充满阳光、鲜花和赞誉的日子已成为永久的历史。它已被我深深地收藏在心灵的最底层,因为我明白,它很难成为自己成功之路的一级级台阶,却往往会成为通往成功的一个个温柔的陷阱,使自己在享受心灵的满足时,不知不觉地一步步地走向后退。”这是我刚摘抄的一段话,说的是“成绩面前不要自满”,作者用形象的富有文采的语言揭示了这个道理。
  师:这两个同学的发言都很好。
  生:老师,可不可以这样说,我们写议论文所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例证法,用典故、用寓言的类比法,鲁迅在(拿来主义}中用的喻证法,都可归结为“化理为形”?
  师:你理解得很全面也很透彻。“化理为形”这一构思法在鲁迅的作品中用得很多,不少高考优秀作文也多用这一方法。如:
  放幻灯片3:
  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眷日忆李白》),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浙江考生《“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总决赛》)
  师:现在介绍第二种构思法——化虚为实。
  放幻灯片4:
  “化虚为实”是指将概括性、抽象性的概念、判断或结论性的话,用恰当的形象使之真实地再现出来,让读者从这形象的描绘中自己得出结论的构思方法。
  放幻灯片5: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大便叫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师:说葛朗台凶残、贪婪,毫无人性,是空的、虚的,而幻灯片上的文字,通过对葛朗台眼神和肢体动作的描绘,葛朗台太太的惊叫,“化虚为实”,活脱脱地勾画出一个“看见金子,占有金子”的“执著狂”、守财奴的形象。
  师:对此,同学们能不能也举例子?
  生:文学作品中的种种描写,能否都理解为“化虚为实”?
  生:我理解记叙文中描写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都可说是“化虚为实”。
  生:老师在以前的作文讲评时说过,我们不少同学的作文,爱用一些概括性很强的结论性话,例如“他是一个子易近人的人”,“今天天气很热(或很冷)”,这之后就没有什么话了。“化虚为实”就是指这类话作者自己不要说出来,而是通过具体形象的叙述描绘,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得出结论。
  师:说得很好。像幻灯片上的文字没有用“贪婪”等词语,而是通过细节刻画,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凶残、贪婪的性格特征。
  生:刚才同学说的“概括性结论性的话”,我觉得我的作文就犯有这方面毛病。我也想改,但很难。似乎不用这些话就会觉得无从下笔。如写“父爱”,总是这样写:父亲很爱我,比如有一天……
  师:这同学的话说得很有意思,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第三点构思法——化显为隐。
  放幻灯片6:
  “化显为隐”是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中心,要将其融入文章的字、旬、段里,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的余地的构思方法。
  师:谁能阐释一下?
  生:我们毕竟是高中学生,已经懂得文以含蓄为贵,以直白为次。像刚才同学说的“父爱”——父亲很爱我,不宜作者自己直白地说出来,像大文豪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不顾自己年岁大、身体胖去翻越栏杆,买来水果送儿子上车,父爱表现得含蓄隽永。
  生:有些同学写记叙文写得同议论文相似:观点——父亲很爱我,论据——有一天父亲为我盖被,然后大写为什么盖被和怎样盖被。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中心显然会很浅露,不可能含蓄隽永。
  师:对,文贵含蓄。这里的“隐”就是指“含蓄”。当然不能写得隐晦曲折,令人费解。
  放幻灯片7:
  有学生在写以“变荚”为话题的作文时,这样写道:
  小学时要看电视只能到邻居家去看,后来邻居家的小孩不让我看,我向父母哭诉,父母无奈,只得把两只大肥猪卖了买来一台黑白电视机。幸亏这时我家多收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