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课例点评

作者:佚名




  本期课例评点人:
  褚树荣(浙江宁波市教研室)
  卜延中(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研室)
  陈国安(苏州大学文学院)
  孟丽华(苏州教育学院中文系)
  邵统亮(苏州大学附中)
  张兰芳(苏州工业园区三中)
  洪 越(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
  
  《枣儿》点评
  
  褚树荣:这是一堂很好的课。首先,构思巧妙而合宜。例如,用说串连词来介绍剧情,既是很巧妙的语言训练,又是对剧作内容的整体把握。其次,注重向思维和思想的纵深处引领。如师生分别领会了“外来的现代化的东西对陕西农村的冲击”“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等意思,老师还要让学生的思想向更深更广的地方延伸,如“他们会被唤回吗”,推动学生的思维从文本走向现实生活,引领学生思考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矛盾,学生的思想认识就在这种思考过程中提升了。
  卜延中:是的,授课者充满智慧与灵气。课堂导入很精彩,生活味很浓,对初中生来讲,这样的导入是切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堂中也有不少创新的形式,如让学生以晚会主持人的身份,设计30秒的串词。这种形式既能锻炼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又是一次非常好的口语练习的机会,学生能经常接受这样的训练,必然对他们的语文学习大有好处。
  陈国安:我有些不同看法。这篇“小品”可以用“忧伤的乡情,含泪的微笑”来概括,但是执教者显然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有偏差。作为“小品”,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对人物描述性的语言、旁白、提示语、甚至题记,都是“剧本”的组成部分,都是阅读中不能忽视的。比如开头“一颗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一句,文章前后都出现的童谣,文末孩子说的“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个家”,这些关键语句都是理解课文的“钥匙”,执教者显然忽视了。整堂课落实到文本阅读的时间太少,各个环节浪费的时间太多,因为课堂中涉及或讨论的这些话题即使撇开文本也能讨论。“脱离文本”搞阅读教学这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洪越:我同意陈博士的意见。但我认为这还是一堂好课。
  确实,无论什么样式的课,都应该上出语文味来,都不能忽视对语言的揣摩、品味,这一点是这堂课颇让人遗憾的地方。尽管教者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课堂中多次提醒学生注意语言,但最终还是没有落到实处。比如,一开始教师就请学生“找出一组典型的对话,来读一读评一评”,读是读了,却评论到两代人的“代沟”上去了;教师后来启发学生“每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评奖中,小品为什么归于语言类?”“文章中,含蓄优美的语言非常多,大家能够试着再找一找,评一评吗?”学生讨论得很激烈,可是教师却打出了《西汉民歌》的投影,又与语言揣摩失之交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前后的“童谣”,可惜最后还是落到农村人与“精神家园”的概念上去了。总的来说,这篇“小品”中作者构思的匠心之处,语言的精妙之美,整堂课未能读出来,品出来。这也留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戏剧”课如何上出“语文味”来。
  不过,这堂课也带给我们很多回味与启示。课堂的导入自然而巧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在与教师轻松愉悦的沟通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小品”概念,明白了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教师始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譬如请同学自己“找出一组典型的对话,来读一读评一评”,这既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此类例子在课堂中比比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在积极调动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在课堂中应发挥的作用。对学生的回答,执教者善于倾听,巧于点拨、引导、评价。对每一位同学的回答,教师都有明确的评价,既有充分的肯定与赞扬,又能点出回答中的不足,同时能把学生说不到位的地方巧妙地补充出来。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就在这中间展现了出来。
  整堂课教师的个人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教学设计丝丝相扣,独具匠心,教者以自己的课堂诠释了他对“戏剧”教学的理解。
  
  《三块钱国币》点评
  
  卜延中:我感到执教者的课堂设计非常有特色,把辩论这一环节作为重点,通过学生的讨论了解剧本的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这就需要学生深入地解读课文才能够去陈述理由,展开辩论,才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褚树荣:确实,执教者让学生辩论,不仅符合戏剧本身的特点,也扣住了单元教学要求。另外,戏剧教学是要教文体知识的,故事发生的背景,学生也必须熟悉,这些因素,执教者都考虑到了。当然,戏剧是舞台艺术,更是语言艺术,学生辩论的双方虽然锻炼了论辩的能力,但用力过猛,发挥过头,似乎又有脱离戏剧文本之嫌,这需要执教者在教学设计和课堂调控时把握好分寸。
  张兰蕾:设计好,确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三块钱国币》剧情简单,不少教师教学时往往一带而过。但仇老师却精心设计:以“辩论”为枢纽,鼓励学生阅读文本,从文中找出理由进行辩论,最后,又落到角色的朗读上来。学生在辩论中了解了剧情,把握了人物形象。
  也有不足:学生参与的广度不够、深度也有限。在实录中,发言的尽管有27人次,但只出自12人,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都只是“看客”。即使就这12位学生的发言来看,也仅是对课文语言的复制,并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如果能够先让同一观点的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讨论,进行初步的思维碰撞,深入地思考,然后再展开全班两大阵营的辩论,效果也许会好些。
  陈国安:孤零零地就一节语文课来看,这堂课气氛热闹,好看。如果深入解读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这出独幕讽刺剧,就觉得执教者失之于简单。该剧许多地方反映的是抗战期间普通国民的生存状态。例如,从题目“国币”一词,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方面,国难当头之时,我们国家还没有灭亡,没有用日本的钱币;另一方面,老百姓不想着救国,却还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斗嘴,甚至还引来警察。在百姓的生活中,争端扩大到需要警察调停时就不再是小事了。在丁西林的创作意图中,国难当头,家庭妇女也好,大学生也好,竟然为着一个花瓶斗嘴皮子!真是莫大的讽刺啊。但教师丝毫没有涉及此点。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没有到位,只得到了剧中人物“辩论”这张皮,而忽视了问题的实质——为什么辩论。其实,《三块钱国币》的提示语是极为重要的信息,是我们在解读时不可忽视的关键点。例如文前的提示语中的关键词“例外”,就是解读剧本认识当时社会现实的一把钥匙,执教者却轻易把它忽略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点评
  
  洪越:这节课的教学思路简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