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把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带进课堂

作者:王爱娟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有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意识,但如何切实落实,我们往往感到很困惑。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将学生引到自己所设想的“答案”上来,看待问题较为单一、武断,这种思维方式禁锢了学生,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就无从谈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实践中,怎样找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呢?有一个较为重要的突破口: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无论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还是针对最近几年出现的开放性题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体现教师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包含辩证思维因素的文章。
  例如,教学《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提问题《死海不死》一文对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开始,大家都只是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角度提出看法。老师进一步启发:谁能从认识过程、思维方法的角度谈谈?大家发表了不少意见,但总感到不够深入。此时,老师没有讲自己的看法,而是介绍了几个概念:现实、本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然后再引导同学们讨论。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对问题的探讨终于深了一步。有同学说:“《死海不死》一文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由现象到本质地安排说明顺序,对我启发最大。”文章首先描绘了“死海不死”即人不会被淹死的现象,然后引导我们寻根究底,探究明白死海为什么会浮力很大,死海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这不仅使我们获得了对死海的清楚认识,而且启示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应该由浅入深,逐步揭示现象的本质。这表明,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了认识事物要通过现象深入到本质,而不能停留在现象上的辩证思维规律。引导学生挖掘此种因素的过程,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要引导学生为一些文章尤其是那些包含着若干辩证思维的因素,但又有某些不足的文章“挑刺”,而不是盲从、迷信教材。
  例如,《塞翁失马》这则古代寓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至今仍对人们深有启发。塞翁不因一时失利而忧,也不因一时得利而喜,他坦然对待儿子的失马、得马和堕马。他不是静止、孤立地看待得与失、祸与福。因此,我们说塞翁看待得失、祸福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教学这则寓言,学生理解到这一点,可以说完成了任务。但我总觉得到此止步未免可惜。何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塞翁的辩证思维方式有何不妥?有同学指出:“塞翁对于祸福得失仅仅是从个人的家庭利益来衡量的,他甚至把儿子因跛脚而未能出征御敌,得以保全性命,看做是‘福’,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有的同学指出:“我听了塞翁的一番议论,一方面觉得有道理,懂得了祸福得失的确是可以转化的。但是,另一方面也感到他的说法有点让人糊涂。按他的说法,让人觉得一件事似乎既可以说它是好事,也可以说它是坏事,似乎事无好坏可言,无得失可言了?”那么,问题到底在哪儿?大家又说不清楚。于是,我简要地介绍了关于祸福得失问题的辩证观点,即:一、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性质是确定的,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二、但好事与坏事又都具有两重性,“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三、至于能否转化,要看条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转化。同学们以这些观点再重新分析塞翁的议论,兴趣甚浓,并得到了新的认识。我又指出:同学们对《塞翁失马》一文的认识,既肯定了它的“闪光点”,又指出了它的不足,这是一种很好的辩证思维方法。
  再次,在教学中,对于那些背离了辩证思维,陷入了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的认识,我们也要不失时机,以此作为“反面教员”,加以引导。
  如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一些同学认为:愚公移山是不必要的。愚公下决心移山,无非是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那么,搬一下家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有什么必要舍易而求难?这不恰恰表明他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也有同学认为:愚公移山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不可能的。用愚公的办法移山,他一家人要用四十亿亿年。因此愚公那一番令智叟“亡以应”的宏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高,何苦而不平”),无丝毫现实意义,只是无价值的“豪言壮语”。至于“帝感其诚”,令神仙背走了太行、王屋二山,这恰恰说明,靠愚公一家的力量是移不了山的,只能靠并不存在的天帝大发慈悲。由以上分析,他们的结论是:愚公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的善意劝阻,这只能说是一种可悲的蛮干精神。这些看法,似乎有理有据。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愚公移山》一文的本意,理解愚公精神?在肯定同学们的探索精神的同时,我指出他们忽略了一个简单明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我要求学生在几天之中考虑。终于有同学找到了答案:他们忽略了该文的体裁是神话寓言故事。对一篇神话寓言故事的主旨、人物、情节以至细节的理解,绝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记叙文。这时,不少同学有茅塞顿开、豁然贯通之感。
  选择典型的文章,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抓住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这个突破口,我们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策略的运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经过一定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看待问题也能比较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了。而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要以辩证的观点对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讲解教材、评价学生发言、作业等各方面,力求做出榜样,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