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中考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作者:金星闪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新课标所倡导的贴近生活选材、有独特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创意的个性化表达这些理念,对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笔者收集了2005年72套中考语文试题,选题作文38套,占52.8%,在这共计112道中考作文题中,命题作文16道,占14.2%;半命题作文34道,占30.4%;话题作文47道,占42%;材料作文15道,占13.4%。在这72套试题中单纯以话题命题的16套,占22.2%;半命题8套,占11%;材料题6套,占8.3%;全命题4套,占5.5%。可见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全命题作文以选题作文出现的居多。结合近几年来全国中考作文命题进行分析,可以推测未来若干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大致走向。
  
  形式:四种命题形式并存,选题作文备受青睐
  
  1.选题作文备受青睐。据不完全统计,选题作文从2003年到2005年分别占16%、23%、52.8%,一路攀升,2005年暴增,遍及全国半数以上省市考区,其中吉林、云南、黑龙江、青海等省为单位的考区,连续多年使用这种题型。为什么选题作文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呢?因为它有极强的应变性,可以在全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这四大题型中任意调剂,选取合适的题型作为选项,考生可以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利于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选题作文会保持稳定的优势。
  2.话题作文前景不容乐观。2003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分别占全国中考作文题量的65%、56%、42%,一路下滑。究其原因是其本身存在的难以避免的虚构,难以统一评分标准问题,宿构、抄袭作文时有发生,改头换面的作文在中考作文中时有发现,话题频繁出现在中考里,也会出现内容的重复。命题者积极探索公平、科学的合适题型。但话题作文要求宽松,利于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利于展示学生的才情。命题者对话题作文暴露出的问题找到了防范措施,如对话题限制,减少独词话题。如2005年江苏淮安的“走进和谐”,江苏常州的“有个好心情”,湖北黄冈的“爱是永恒的”,浙江舟山的“放大优点”等,增加话题修辞或限制成分,使话题范围尽可能变窄,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宿构或抄袭。因此话题作文会永远存在但也不会拥有永恒的优势,前景不容乐观。
  3.半命题作文占相对优势。从2003年到2005年,半命题作文分别占8%、13%、30.4%,这种题型不断升温,究其原因是因为它让学生自由填题,具有开放性,但通过指定词语又有限制性,中心和材料是自己选取的,写起来不容易“跑题”。但这种题型没有话题作文灵活、开放,它不会占绝对优势。它多半是以选题形式出现,会在升温后相对稳定,占相对优势。
  4.材料作文有旺盛的生命力。2003年、2004年,材料作文只出现在为数很少的几个省市考区,虽比例在增加,但每年增幅在10%以内。2005年,这类作文出现在15个以上的省市作文题中,占13.4%以上。这种新型的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十分接近,其材料重在引出话题,只不过没有将写作话题点明而已。它避免传统的材料作文要求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否则离题的倾向,只要求选准某一角度写就可以了,可以看做是自选话题的材料作文或材料型话题作文的一种形式,写作时不必引用材料中的内容,因为材料是选准角度进行写作的由头,是提炼观点、提炼话题的依据。它在选材、立意和文体上给学生极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便于张扬个性,展示特长和才情,有效避免学生的宿构或抄袭。因为这类材料作文是话题作文的变种,有人称为“边缘性话题作文”,学生必须认真审读材料并理解分析,归纳材料观点,明确属于哪类话题,再自选角度写作,所写内容必须与材料隐含的观点一致,否则会“跑题”。这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这种新型的材料作文克服了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全命题作文的局限。因此,它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它对学生有约束力,如果不提炼好观点或话题,撇开材料,另起炉灶,则全盘皆输。随着命题改革的深入,这种题型会越来越占有优势。它是将来唯一能与话题作文相抗衡的题型。
  5.命题作文处于稳定态势。全命题作文可以考查学生的审题和选材能力,它的这种突出优点让它存活下来,同2004年相比,虽然2005年所占比例略有上升,但其局限性决定它仍处于相对稳定态势。尽管命题内容、形式在不断创新,但它难以拥有其他三类题型作文的优势,相信它有一席地位,但绝不会以大的比例上升或占有主导地位。同样,它也多半是以选题的形式出现的,在统计的16道命题作文中,有12道是以选题形式出现的,占75%,这个比例今后会继续保持。
  
  内容:贴近生活,关注学生成长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上的要求。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内容选择上,命题者常着眼于关注自然、社会、人生,注重考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有话可说,由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拓展为思考生活、探讨人生、崇尚美德、探究知识,提倡辩证思维。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决定中考作文命题不得不引导学生跳出狭小的个人天地。因此,命题内容必然重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加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切体悟。感悟生活是命题者十分重视的内容,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如:2005年上海市的命题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天津市话题作文“根”,临沂市的“感受自然”,连云港市的“分享是美丽的”,浙江舟山的“放大优点”等。这些作文题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学会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且材料或提示语中还渗透着思想道德情操和审美观点,这也暗示考生作文的内容应具有高尚情操和审美鉴赏能力。青少年成长健康问题是永恒的话题,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离家出走、轻生现象、犯罪现象,令教育工作者担忧和不安,也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和谐。作文命题内容会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乐观的精神、健康的心态,内容会直接切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探讨人生的:江苏南通市的话题作文“生命的芳香”,河南省课改区的“课外阅读”,湖南长沙市的“心灵鸡汤”等。随着当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滞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日趋突出,弘扬人文精神,崇尚美德,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品质等内容,不断进入命题者的视线。如崇尚美德的:2005年四川成都市的“学会理解”,江苏扬州市的“让”,湖北襄樊市的“朴素”等。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也是中考命题者关注的内容。如探究知识的:2005年浙江台州市的话题作文“求知”,四川资阳市的“书”,陕西的“助跑线”等。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开始成熟阶段,培养学生用辩证思维看世界,学会理性思考,也是中考命题者关注的内容。如提倡辩证思维的:2005年河北省的材料作文,安徽省课改区的材料作文,湖北黄冈“苦与乐”的话题作文,2004年浙江宁波市的“小”或“小和大”的话题作文等等。总之,作文内容贴近自然、社会、家庭、学校、人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弘扬人文精神。今后的中考作文命题内容在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领悟能力的同时,将更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关注人性美、人情美,培养对社会、家庭、人生的责任感、道德感及使命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命题的进一步深入,科技、体育类话题将进入命题者的视线。“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之一。科技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崇尚科学,注重实践,也是命题者会重视的内容。同时体育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不仅增添人们美的享受,更给人带来高层次的精神内涵。这两方面内容,也是中考作文命题者将要关注的。
  总之,中考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在继承中创新,题型和选材范围灵活富于变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着眼于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充分展示学生的才情,张扬个性、鼓励创新,崇尚美德。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紧随命题者的探索脚步而不断探索,在中考作文的复习与训练中掌握好命题方向,有意识地加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这四类题型的导引训练,命题内容的训练要紧紧扣住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作文训练,更要重视应需作文的引导训练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只要精心备考,扎实训练,中考作文获得高分就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