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窦娥冤》典故魅力探求

作者:张 悦




  【思路】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元杂剧是个陌生的领域,走进鉴赏元杂剧的通道在哪里?
  教学前,曾发放课堂预习问卷。问题之一是:你在阅读中遇到的最大路障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惊人一致——典故。有一个女生甚至写道:文绉绉的典故,不看注释不知道什么意思,读了注释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
  《窦娥冤》是元杂剧中的成熟作品,大量运用典故是该剧的一大特点,而这些典故在推展情节、烘托人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典故又是学生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窦娥冤》的教学,是否可以以典故为突破口呢?
  于是,我根据这一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案。并且,在课堂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录】
  1.释其义——复典故之原貌
  师:窦娥临刑前发了三桩誓愿,其间涉及了哪几个典故?
  生: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等四个典故。
  师:窦娥的唱词只截取了典故中的某些信息,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能将内容加以扩充具体说一说典故涉及的人或事吗?
  〔学生依托于课文注释,作了一些拓展〕
  生:“苌弘化碧”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生:“望帝啼鹃”这个典故很熟悉的,我们在《杜鹃枝上杜鹘啼》和李商隐的《锦瑟》中都接触过。
  生:“六月飞霜”这个典故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生:《汉书•于定国传》中则记载了“东海孝妇”的故事:“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2.解其旨——析典故之精义
  师:四个典故中的人物命运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命运多舛。不是被杀,就是被囚、被逐。
  生: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信任危机的受害者。
  生:有冤无处申,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生:还是惊天动地的。苌弘鲜血化为美玉,老天也为邹衍动容,五月飞霜,孝妇被杀,更是惊天地,泣鬼神——“郡中枯旱三年”。
  生:这说明人性之美终究是泯灭不了的,冤屈终有昭雪的一天。
  生:那望帝啼鹃与冤屈有何干系?课文中注释“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这不足以说明冤屈吗?
  生:是的,书上的注释无法让人明白它竟也是一个表冤屈的典故。
  师:刚才同学说,这个典故熟得很,我就没有多讲,想不到还是碰到难题了!典故的生命其实是在运用的过程中绽放的。
  生:那么请老师说一说望帝啼鹃究竟冤在哪里?
  师:袁珂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第18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明确写道:岷江上游有恶龙,常发洪水为害人民。龙妹乃赴下游决嘉定之山以泄洪水,恶龙闭之五虎山铁笼中。有猎者名杜宇,为民求治水法,遇仙翁赠以竹杖,并嘱其往救龙妹。杜宇持竹杖与恶龙战,大败之,又于五虎山下救出龙妹。龙妹助杜宇平治洪水,遂为杜宇妻。杜宇亦受人民拥戴为王。杜宇有贼臣,昔日之猎友也,常羡杜宇既得艳妻,又登高位,心欲害之。一日猎山中,遇恶龙,遂与密谋,诡称恶龙欲与杜宇夫妻和,乃诱杜宇至山中而囚之。贼臣遂篡杜宇位,并逼龙妹为妻,龙妹不从,亦囚之。杜宇被囚不得出,遂死山中。其魂化鸟,返故宫,绕其妻而飞,曰:“归汶阳!归汶阳!”汶阳者,汶水之阳,即《蜀王本纪》所谓“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其妻龙妹闻其声,亦悲恸而死,魂亦化鸟,与夫偕去。
  生:这说明对同一个人物,古籍记载与神话传说还是不完全一致的。
  师:从《蜀王本纪》的记载中,我们看不到杜宇的冤屈,可从民间神话中,我们获得的信息却是杜宇冤屈无疑,他化鸟,悲啼的因果关系才得以成立,“望帝啼鹃”典故的含义也才得以贯通。
  生:我认为课文的解释有明显的疏漏。
  师:关汉卿可能是从杜宇神话中截取要义的,而编者则从古籍记载中截录了要义,看来殊途有时是无法同归的。
  3.求其同——典故实现的时空跨越
  师:用典常常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那么,剧中窦娥借这四个历史人物的酒杯,想倒进去哪一种酒呢?
  生:用苌弘之典,想说自己也是个好人。
  生:苌弘无辜被杀,他的血三年之后变成美玉,窦娥以此来说明自己死后天地间的奇异现象会证明自己的无辜。
  生:望帝被贼臣篡位,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出血才停止。窦娥以此表明自己死后也会用某种形式表白自己的冤屈。
  生:飞霜六月——战国时邹衍对燕王很忠心,燕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起来,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值夏天,竟然下起霜来。窦娥借此来表明自己的冤情也会惊天动地。
  师:苌弘、望帝、邹衍这三个人的身份,不是明君,就是贤臣,窦娥为什么要选这些人作为和自己进行比较的对象?
  生:旨在表明自己同样具有美好的节操、德行。
  师:那么,东海孝妇的故事呢?
  生:与窦娥的性别、身份、经历有更大的共同性。
  生:孝妇因为孝而被害。窦娥也是因为善良和孝道而认了罪。“善”与“孝”本来是封建社会所弘扬的女子美德,为什么在这儿反成了被杀的缘由?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善良而恪守孝道的窦娥本应受到礼赞与标榜,却葬送在铡刀下。这是对“无心正法”的官吏的讽刺,是对不合理、不公平的社会的抨击:一个社会,如果它无法实现执法为民,那么,它只能受到老百姓的控诉、上天的惩罚。窦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清浊不分、善恶不分、好歹不分、贤愚不分的污浊社会!
  生:看来窦娥想倒进去的是一杯控诉的酒。
  生:这酒的成分是一个弱女子直面人生的冤屈的呼号。
  4.感其情——典故创造的人性张力
  师:窦娥是在发那三桩誓愿时联系这些人物故事的。誓愿的应验与典故似乎没有必然联系。那么,试着去掉这些典故,又会怎么样?
  生:不能去掉。典故在这儿有很重要的作用。
  师:想听听具体的阐述。
  生:这些典故体现了窦娥冤情不浅。
  生:典故中的人物充满了美心、美德,却遭受如此不公的对待,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师:是的,产生靠近作品与典故中人物对话的愿望,悲悯之情油然而生。
  生:窦娥本身就被典故中的人物命运深深打动,并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典故中的人物身上。
  生:我们又被窦娥的不幸深深打动着。
  师:当读者的心被主人公牵引的时候,我们理应关注主人公所关注的那个世界。典故,不仅成为窦娥抒发冤情的手段,而且也为我们走进窦娥的内心世界,聆听她的怨愤、愤恨打通了情感之路。典故,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故事,它是用人性之美浇灌的情感之花。
  生:如果直接写窦娥发了三桩誓愿,并一一应验,就没有这么强大的情感力度。
  生:窦娥的社会地位虽然不能同苌弘、杜宇、邹衍相比,但她敢于拿自己与他们进行比较,从中也可以看出窦娥的确是无罪蒙冤,她敢对自己的清白负责。
  师:更确切地说,社会地位的尊贵和卑微与人格的高贵和低贱没有必然的联系,窦娥那高贵的人格并没有因为其社会地位的卑微受到丝毫的影响,反而将其洗濯得更有光华。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