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思”什么,“忆”什么

作者:倪 岗




  上了不少次的《木兰诗》,每次讲到“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时,总觉得费解。“何所思”课文注释为“想什么”。问“想什么”,女儿偏说“没想什么”。前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明明肢体语言显露无遗,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后有“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已有“思”“忆”的具体内容,又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因此,只好强作解人,说是木兰搪塞之词。不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是好事,又何必扭扭捏捏的掩饰呢?
  近来拜读了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的《古典诗词札丛》(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一书,他在序中恰好谈到“思”和“忆”的新解。精义纷呈,照录于下:
  木兰从头一天夜里已见军帖,“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其心事重重,不言而喻。她所以停梭止织,正是她有所虑、有所忧的表现,怎么能“无所思”“无所忆”呢?这“思”和“忆”的训诂问题便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就细检《诗经》的十五国风,凡可确认为民歌者就计算在内,而像《载驰》那样可能被认为是贵族阶级的作品就另案处理,两者共得用“思”字的诗句在内的有二十二篇;其中不涉及男女情爱相思之义的仅七八篇(这七八篇基本上不是民歌),在这七八篇中尚有是否指相思之意而不能肯定的,姑且也不予计算。这样,国风中十分之六七的“思”字都是指男女相思慕而言,就是现代汉语中所谓“害相思病”的“思”字的涵义。而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之言“所思”(如“有所思”“所思在远道”)、“长相思”“思君令人老”云云,都是指男女或夫妇之思。至于《饮马长城窟行》之“下言长相忆”、《西洲曲》之“忆梅下西洲”,则“所忆”亦指男女夫妇之间的思念。由此可见,“思”和“忆”应用广狭二义。广义的“思”和“忆”无所不包,而狭义的“思”和“忆”就则专指男女之间的互相思忆。然则《木兰诗》中的语句应该怎样理解就一清二楚了。“所思”“所忆”乃指男女情爱之事,而所思所忆之人,也是指意中的情侣恋人,非泛指一切其他的人和事。这从北朝《折杨柳枝歌》也可得到旁证:“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日无消息。”此数语为《木兰诗》之所从出,不正说明“思”和“忆”的内在涵义么?木兰回答“无所思”“无所忆”者,意在说明自己并非少女怀春,而是想到父亲年老,出征作战大有困难。这样讲,既解决了“无所思”两句仿佛辞费的疑窦,又从一问一答中体现木兰这一少女形象的高尚纯洁,不同于一般只想找婆家生孩子的女性。
  吴小如先生如老吏断案,证据确凿地证明了“‘所思’‘所忆’乃指男女情爱之事,而所思所忆之人,也是指意中的情侣恋人,非泛指一切其他的人和事。”拨开云雾见天日,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在此,我想从另一角度来佐证。“惟闻女叹息”中的“叹息”是不是能有明确所指呢?翻阅了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凡是写到女子“叹息”的绝大多数是思念丈夫或情人而引发的。如:
  惨惨时节尽,兰华凋复零。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辗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徐干《室思诗》)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繁钦《定情诗》)
  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沉。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下有交颈兽,仰有双栖禽。攀枝长叹息,泪下沾罗襟。(曹植《种葛篇》)
  拊翼以悲鸣,悲鸣夫何为。丹华实不成,拊心长叹息。(曹植《弃妇诗》)
  盈盈河水侧,朝朝长叹息。不吝渐衰苦,波流讵可测。秋期忽云至,停梭理容色。束衿未解带,回銮已沾轼。不见眼中人,谁堪机上织。愿逐青鸟去,暂因希羽翼。(邢邵《七夕诗》)
  吏人妇。会夫希。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苏伯玉妻《盘中诗》)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鲍照《拟古诗八首》)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虞炎《玉阶怨》)
  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沈约《拟青青河畔草》)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孤灯暖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沈约《夜夜曲》)
  要说有例外的就是托名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她独特的个人经历,也使叹息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当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子无才便是德”,生活圈子仅仅在家庭中,“思”“忆”“叹息”的仅限于个人情感也是无可非议的。
  木兰在叹气,像是少女怀春,“你在思念情人吗?”木兰答道:“我没有思念情人,我想的是替父从军”。
  这样,不是更能表现木兰超越一般女子的光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