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简析
作者:张祥云
四、“作文”——精彩纷呈
近几年来中考与高考试题一样,作文题的设计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个性表达能力,考查学生的全面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各显其能。2005年的中考作文秉承了这一点,并集中显示了以下几个特点:
1.贴近学生生活。作文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论,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今年作文内容要求的显著特点。如江苏南京市作文“从‘头’说起”,就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头儿,头等,头球……点头,摇头,埋头……”等提示更显出这个题目写作空间的宽泛,学生大有驰骋想象的余地。又如福建福州市课改实验区的以“语文”为话题,这是一门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学科,这是一个大家“痛并快乐着”九年的学科,想想自己这九年来的经历,多少喜怒哀乐在其中啊,于是文思泉涌者众,即使再拙劣之人,也会诉说上几大套心里话。
2.贴近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人和事,对生活充满激情,并且把它们形诸文字,是今年中考作文的又一喜人现象。安徽省课改实验区的作文试题就提供了如下基本材料:一幅画在美术鉴赏课上被不同的人分别认为是最美妙和最糟糕的,于是围绕此现象大家展开争论。命题要求写见闻或经历,或是感悟等。针对这个材料会从生活中想到很多问题,而同学们会在比较中有所取舍并看到生活的各个侧面进而知道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这就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今年这样的作文题还有不少,如:陕西省的“窗外的(风景、故事、人……)”、河南省的“幸福原来”等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积极引导考生深入生活,回味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激发起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真情,可写的面很宽,可写的材料很多,都属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成功命题。
3.讲究个性体验。个性体验是个性表达的前提,这也是改变目前中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最好办法。话题作文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话题作文“什么都能往里装”的负效应也日渐显现。怎么办?今年各地的命题、半命题作文又日渐多起来,有的地方干脆采用了二选一的方式。可见,前几年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目前又逐渐开始被四分天下(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所取代了,大家对这种变化应有充分的准备。
总之,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它对于今后的语文教学和学生应考必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在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认真研究每一份试题,我们都将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