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用自己的眼睛去阅读

作者:王瑞楠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是鲁迅先生著名的散文诗《秋夜》的开篇之语,单是这样的开头就足以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
  “别着急,这篇文章值得我们探究的东西多着呢。”我对学生这样说,“因人论文,因时论文,如果想更深刻、更准确、更独到地理解这篇文章,我们有必要清楚地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于是我布置了一道课前作业:查找相关资料,熟悉写作背景。
  课堂上,学生是这样介绍的:
  生1:本文写于1924年,这是作者在文末写明了的。据我了解,1924年初,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一个新的革命高潮逐步形成,但是封建军阀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残酷镇压革命力量,另一方面疯狂围剿新文化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先生写了这篇寓意深刻、动人心弦的战斗篇章。
  生2:这篇文章选自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诗集《野草》,这个集子里收录了先生自1924年到1926年之间写的23篇文章,《秋夜》是第一篇。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汇编成册时,鲁迅先生还为此写了一篇充满悲愤和战斗精神的《题辞》,按先生的说法,这《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的小花”,这顽强的生命之花不是为着粉饰鬼蜮世界,而是为着“与黑暗捣乱”,《秋夜》就表现了顽强开放在地狱边沿的生命之花的品格。
  生3:老师,前面两位同学所说的我也已经看到了,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只是不知与本文是否有关系?我看到一篇文章,说是鲁迅先生1923年和他的学生许广平相识,而许又深深地爱上了她的老师,鲁迅因为对自己由母亲包办的婚姻不满,对许也是很有感情的,但毕竟自己是有妻子的——他的妻子好像是叫朱安,再加上是师生关系,年龄悬殊,所以先生也比较苦恼。1923年相识,到1927年两人才在一起。而本文写于1924年,这个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爱情的生长、发展和痛苦的时期。
  ……
  学生的发言,让我很是满意。我知道,学生非常喜欢这篇文章,所以他们才愿意去查找、筛选各类资料。而这一环节以往都是我老师来完成的,这样做虽说是方便了学生,节省了他们的时间,但换个角度讲,是我剥夺了学生一个很好的探究、思考的权利,约束了学生的视界。另外,对于这篇文章,或许他们有不少疑问,他们是想从写作背景的角度来寻找理解的钥匙,说不定学生正跃跃欲试,急于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呢。所以现在必须趁热打铁,让学生带着强烈的阅读期待进入文本的学习。
  果然,学生对这篇著名文章的著名开头发表了很多看法:
  生4:作者运用了反复的手法,目的就是要突出本文赞颂的对象,给读者一个强烈的印象,因为本文重点描写的就是枣树。
  生5:从字面看,是介绍墙外有两株枣树,意思很平常;从修辞手法看,确是反复,但我觉得不是表示强调。仔细读一读就能体会出来,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应该是别的什么吧,但想不到也是枣树。因此,我们不难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这里是不是流露出作者一种孤独寂寞的心理感受?
  ……
  学生的看法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赞赏,一类是批评,不过赞赏的居多。对同学们的观点,我请大家依据原文逐一评点,不到之处我再做补充。最后我说:契诃夫说过,简洁是才华的姐妹。从常理讲,这篇文章的开头可以改写为“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这样一改简洁是简洁了,但缺少了一种韵味。鲁迅先生毕竟是文学大家,他这样写肯定有他自己的考虑。无独有偶,如此奇怪而冗赘的描写在小说《社戏》中还有一处:“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列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可谓啰嗦之极,但在这啰嗦当中,却能更好地反映出一种心理感受:因为焦急等待,时间被拉长了,有一种度日如年之感。可见简洁与否并不完全看字数的多少,有的时候为了表现的需要,繁也是简啊。更何况,《秋夜》中的描写还另有奥妙呢。接着我出示了台湾作家张大春关于这句描写的独到分析:
  作者有意识地透过描述程序展开观察程序,为了使作者对世界的观察活动能够准确无误地复印在读者的心象之中,描述的目的便不只在告诉读者“看什么”,而是“怎么看”,鲁迅“奇怪而冗赘”的句子不是让读者看到两株枣树,而是暗示读者以适当的速度在后园中向墙外转移目光,经过一株枣树、再经过一株枣树,然后延展向一片“奇怪而高”的夜空。
  ——摘自《名作与欣赏•两株枣树》,2003.2
  这段被论者称为是对“两株枣树”的“最为独到、最为精辟、最为细致和最为令人信服”的分析与阐述,使我们更好地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文字魅力。
  经过一番讨论、分析,同学们对本文兴趣可以说是越发地浓厚了。披文以入情,下面到了深入理解、领会文旨的时候了。本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本文作者写了枣树、小分红花、小青虫、天空、月亮、恶鸟等,它们有何象征意义?
  生6:枣树是作者自我的化身。在枣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那种与黑暗抗争的不调和的冷峻的精神。
  生7:枣树是坚毅不屈的战士。他虽然只有创伤,其他一无所有,但是它刺得天空仿佛要离开人间。不管现实多么黑暗,它对未来充满希望,坚信“秋后要有春”。
  生8:我的观点比较大胆,我觉得枣树可以象征鲁迅和许广平。(一阵哗然)从前面的同学的背景介绍中,我觉得这样理解是可以的。因为……
  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不仅有观点,还有分析。对于有些观点,我起初还有点不大相信,甚至觉得好笑,但是一番七嘴八舌之后,我也感觉确实有道理,至少能够自圆其说。比如关于枣树分别象征着鲁迅和许广平或鲁迅和他原配妻子朱安,课后我又查阅了相关资料,惊讶地发现在学术界确有此说。
  问题—观点—分析—讨论—赞同或存疑,一节文学欣赏课就这样结束了,但我和同学们都还觉得意犹未尽。
  
  课堂感言——
  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一句叔本华的名言:“我们读书时,别人在为我们思想,我们的头脑实际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想想也是,我们平时学习语文,不就是被动地理解作品,努力追求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吗?今天这节课,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准确把握作者或者是编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读者不能被他们所左右,而应该运用脑髓,把自己的感悟、体验融入到作品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的魅力,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更利于培养自己的思维尤其是创新性思维的能力。(江苏镇江一中高一 王阅)
  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现在我明白了原来阅读文学作品也是可以这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成了课堂的主角,老师的任务是在一旁点头、微笑。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有些还有点针锋相对,但老师从未粗暴地加以否定,而是引导大家从写作背景出发,仔细研读课文,在字里行间中找依据,一些我本来从未想到的观点,现在想来很有道理。(江苏镇江一中高一 陈力)
  【说课晬语】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合作参与,提倡语文个性化阅读,等等。以此来审视王老师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营造了比较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堂是开放式的,讨论是民主的。老师在其中主要发挥了策划、组织引导学习的作用,在一些关键的环节上,能够通过适时点拨,把讨论引向深入。课堂上,环境是宽松的,师生是平等的,学生是自由的。学生不再是一个智力顺从者,而是智力开发者。我认为王老师在努力把握也确实比较好地把握了“平等中的首席”这个角色定位。
  二、在个性化阅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是刻板简单的,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对作品的理解是一元的,教学内容直指教参中规定了的东西。就语文教学而言,我们一方面忽视文学作品形象的多义性、丰富性,另一方面又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但这节课却不这样,王老师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有根有据的创见,并为此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易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听了这节课,也丰富了我们对《秋夜》这篇文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