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形式训练如何体现人文性

作者:闵凡旺 冯秋风




  提及形式训练,不少同行疑虑重重:形式训练如此强调共性的“形式”,如何有效落实“人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个“工具”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落实“人文”关怀传承民族的文化文明吗?
  这些问题都很现实,但问题的提出却源自非常严重的误解:强调共性“形式”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冷落人文关怀,妨害民族文化文明的传承。“形式”对应“工具”,“内容”对应“人文”,有了“形式”工具,什么样的“人文”都可以承载,抛开“形式”,也就谈不上什么“人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是一种“里”与“表”,“皮”与“毛”,肉体与灵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用“统一”,想分也分不开。我们已往的学科研究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没有区分“工具”与“工具的运用”的内涵,将根本不在同一层面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混为一谈:“工具论”两眼只盯着“工具”,却忘记了这个“工具”的本质属性是“运用”,由于没有真正关注“语文(语言)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不仅“人文性”难以有效体现,也没有充分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具性”;后来的“人文论”者视而不见这一事实,大力鼓吹“人文”,却忘记了自己的“人文”必须依靠“形式”工具的承载,自己的“人文性”必须在这个“工具”的“运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工具性”遭到无端的削弱,“人文性”自然也便只能大打折扣——那些时髦的“人文”或者说“文化”课堂教学师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很和谐,可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总是不见长进,根源其实就在这里。
  我们关心的其实是“内容”的实质,亦即,到底让我们的“语文工具”承载什么样的“人文”,这当然很重要,不过,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澄清了上面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形式训练与我们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矛盾,相反,它是实现二者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
  关注民族文化:教材编写的统筹兼顾。
  形式训练的“当地人”,在美国任教汉语文教学的方帆博士曾介绍,美国历史教材与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是经过统一规划的,学生学习美国历史的同时学习美国文学,学习世界历史的时候,同时学习世界文学。美国文学的教学,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材也采用“编年体”。同心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的编排顺序基本上沿袭了原教材,从“纲”看,全书六个部分的标题依次是“文明的交会”“国家的诞生”“国家的发展”“分裂、和解和扩展”“不满、觉醒与反抗”“繁荣与保护”;“目”也是如此。比如“美国的诞生”,由《富兰克林自传》《独立宣言》《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讲演》《穷理查德的年鉴》《从新白宫写给女儿的信》五篇课文组成。这样,便较好地实现了美国文化文明的传承,强化了学生强烈的民族文化文明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实现了“爱国”教育。不过,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潜移默化”四个字,人家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像我们这样将所谓的“教育”这样显性化,人家的教材首先是为了教学,进行形式训练。美国的语文教材其实分为《拼写》《英语》《文学》三种,《拼写》大致对应我们的识字教学,《英语》基本对应我们的作文教学,而《文学》,大致对应的是阅读教学,无论哪一种教材,都是首先为教学或者说为进行形式训练服务的。我们这里谈的是人家的《文学》教材,“内容”显性序列化的背后更是阅读技能的线性序列化,人家从美国航海日记的阅读开始,逐渐延及神话、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体变化的背后是“形式”的不断丰富与深化。由于不了解西方的形式训练思想,上海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拿来”后竟然舍本逐末,在《语文学习》今年第一期上,以《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为题,撰文极力倡导自己的“人文”,实有混淆是非之嫌。
  我们的语文教材不是没有关注所谓的“人文”,而我们所谓的“语文教学”对“人文教育”的关注简直有些太过分,将本应潜移默化的“教育”无端显性化,而将本来应该显性化的语文教学无端“潜移默化”化,我们的“教学课堂”里“教学”的成分却极其有限;在几乎无视“形式”存在的同时,我们对内容的研究也很不够,基本的整理工作都没严肃认真地做过。
  关注时代社会:教学过程的机动灵活。
  形式训练首先关注“形式”,每堂课“形式”方面的任务是非常固定不允许随便变动的,而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却有着非常大的随机性灵活性,更容易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比如今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海啸,引起了西方基础教育界语文、地理、物理、社会等多门学科的关注,但不同学科的关注角度是完全不同的,关注是为学科教学、为学生学科修养的提高服务的:《地理》《物理》关注的是与学科相关的科学知识,手段主要是实验性的“探究”与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社会》关注的是“人性”关怀,手段主要是“爱心”奉献活动;而《语文》,关注的仍然是语言及其运用,手段仍然根据既定的“形式”任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信息的收集、整理,写成相应文体的文字,进行各种文字宣传工作。也就是说,人家的学科教学就是学科教学,教学的任务是第一位的,并非如我们,为“关注”而“关注”,为“整合”而“整合”。
  体现人文关怀:教育过程的潜移默化。
  人文观照人性关怀的本质应当说属于教育,教育需要的应当是潜移默化的熏陶熏染,而不是显性化的“灌输”与“说教”。形式训练强调“形式”,将其显性化,并不妨碍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阅读教学自不必说,前文也已经提及;作文教学方面,形式训练也特别强调“例子”的提供,作为写作过程参照与模仿的凭依。你想张扬哪一种“人文”,多布置相关的题目,多选择相应的作文题材,多提供相应的“例子”就是了。这样,在完成形式训练或者说语文教学既定任务的同时,人文的观照、人性的关怀也就在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其实,通过形式训练,进行负责任的语文教学,能够切实保证学生语文意识的养成,语文修养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本身不就是奉献最贴心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人文”关怀吗?相反,像我们现在这样,整天高喊“人文”的口号,一味地为“人文”而“人文”,教学课堂里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成分存在,学生的学科意识形成不了,学科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你能说你的人文观照落实了,你的人性关怀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