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过万重山漫想》的漫想

作者:李 帆




  《过万重山漫想》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教学课时为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字、预习题目,组织学生分别通过网络、图书杂志、音像资料等查找有关“三峡”等资料,教师再把所获得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课堂上,先欣赏“三峡风光”(以《长江之歌》为背景音乐,时间为一分钟)导入课文,请同学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峡风光的语句,并加以朗读,让学生讨论概括课文集中描写三峡的三个语句,最终明确文章中所描写的三峡三方面的特点。
  师:船出夔门之后,作者为什么说“落进”另一个天地,而不说“驶进”或“进入”?在描写两岸高山时作者连用4个“有的”,其句式长短参差之中又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凭借什么联想到远古和未来的?
  同学们经过认真的讨论之后,终于体会到了作者在遣词用句方面的功力。
  生:“落进”一词准确地表明了船出夔门之后水势迅速出现了巨大的落差,因为使用了“落进”,使作者的心、读者的心和客船一起随之坠入了“另一个天地”。
  生:4个“有的……”组成一组排比,其中两个短句相对应,两个长句相对应,使整段表达显得十分工丽。
  生:作者是由“太阳”—“薄雾”—“缺口”—“光束”—“仙人手臂”—“神奇色彩”联想到“远古”和“未来”的。
  师:作者以散文的形式提出了一个哲学思考。谁知道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有哪些作品也有这个特点?
  由于同学们进行了预习,所以能够找到答案。
  生:屈原的《天问》。
  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之后,教师又提出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体会“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常式。
  首先是把握整体思路:我们一起随作者过了万重山,作者作何感想,又是怎样漫想的?请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文章中的最后一段,即作者漫想的结束是本文的难点)。其次是把握局部思路: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在什么时候,又是凭借什么工具,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一过程又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作者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想到历史上哪些“第一个”,作者强调这一系列的“第一个”,想要歌颂什么?——主题的探讨,这是本文的重点。向大家介绍你最喜欢文章中的那一部分,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最后是联系实际进行讨论:不仅仅自然界中有三峡,人类社会也有“三峡”;不仅仅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三峡”,人类个体成长过程中也有“三峡”。同学们思考一下,你的成长历程中需要穿过哪几处“三峡”?你又如何穿越?
  辽宁建昌县凌东高中 125300
  
  课堂感言——
  这堂课的资料是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的,然后老师汇总做成教学课件,在课件的最后注明提供资料的学生名单,让我们感到“我是这一堂课的参与者”。同时,我们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一方面会注意到一些新的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能够让人对某些事物产生思考,培养了我们研究性学习的意识。(邢舒)
  
  【说课晬语】
  李帆老师的这堂课让我们再次认真思考几个问题:一、在语文课堂上,多媒体不可不用,因为它能够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不可多用,因为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必须是语言文字。对多媒体的态度应是“合理利用”。二、在以探究为主的课型中,网络是个不可忽视的学习资源,如学生对三峡的了解、对像本文这类以文学样式表达哲学思考的作品的了解,主要是借助网络实现的。三、“双基”仍然要加强,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正如《过万重山漫想》的作者所言,“双基”和师生的基本功是否得到加强和提高,是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孟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