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学生视界:2005年高考作文题

作者:杨 艳




  2005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各套试卷亮点纷呈。而其中各有千秋的作文题更是引发了许多专家和一线老师们的思考与争鸣。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那就是高考作文的直接面对者——我们的学生。学生的感受和专家们、一线教师的观点未必一致,但任何人都不能无视发自学生的声音。毕竟,高考是为他们而设,他们对高考最有发言权。
  让我们走进他们,听听他们对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抒发的心声。为此,笔者在高考结束后即对所执教的115名高二学生(重点中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选出你最喜欢的作文题。
  最受欢迎的是上海题,有24%的学生(28人)表示非常喜欢;浙江题位居第二,有20%的学生喜欢。第三位的是福建题,10%的学生表示欢迎。其余各题喜欢的人数均不超过10人。
  理由:学生认为上海卷关注他们的真实生活,虽然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好,但让他们最有话说,能够流露真情实感;浙江题文题美,有诗意,有哲理性,也最有语文味;而福建题趣味性强,给了他们较为广阔的想像空间。
  2.选出你最不喜欢的作文题。
  最不喜欢北京题的18人,占总人数的15%;最不喜欢重庆题的15人,占总人数的13%;最不喜欢湖北题的12人,占总人数的10%;最不喜欢天津题和辽宁题的都是11人,占总人数的9%。
  理由:北京题乍看起来范围很广,但仔细想想“安”字给人感觉比较飘忽,而只准写议论文的要求又限制太多;重庆题话题新意不够,而两篇作文的模式也会让他们手忙脚乱;湖北题的文言文表述让他们感觉很隔膜(有些学生可能读都读得不太明白),心理上容易产生距离;天津题话题旧而空;辽宁题“不知所云”。其余的各题不喜欢人数均不超过10人。
  3.如果你今年参加高考,你最愿意碰到哪个题目?
  上海题仍然位居榜首,有25人愿意写,占总人数的21%;愿意写全国I题的有17人,占总人数的14%;愿意写浙江题的13人,占总人数的11%;愿意写山东题的10人,占总人数的8%。
  理由:上海题或多或少都会有话可说;全国1题不太容易跑题,材料也不太难找,还容易写成情节曲折的小小说甚至是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哲理散文;浙江题目明朗,审题难度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求比较高,会有不错的区分度;山东题的话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感悟,写起来也容易些。
  其余各题愿意选择者均不超过10人。
  4.好些作文题要求不能写成诗歌,你认为合理吗?
  53%的学生认为合理。
  理由:目前中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普遍偏低,诗歌体裁很难把握;且阅卷老师对诗歌质量的品评主观性更大。考场作文一锤定音,还是稳当些好。
  41%的学生认为不合理。
  理由:诗歌作为文学的精华,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更应该关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材也加大了诗歌(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的比重,考试不允许写诗歌没有道理,对于喜爱诗歌和诗歌创作能力较强的考生无疑是不公平的。
  另外,还有5位同学认为,能不能写诗歌要根据具体的话题而定,比如上海卷写成诗歌很困难,而天津卷、浙江卷和广东卷写成诗歌也会很美。
  5.重庆卷分大小作文两篇,你喜欢这种形式吗?
  喜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8%。
  理由:两篇作文减少了篇幅上的压力,也更利于写作水平的平稳发挥;一篇作文决定命运,风险更大。
  不喜欢的占总人数的82%。
  大家列出的理由比较相似:平时考试没有进行此种形式的训练,考一篇作文构思已经让人煞费苦心,两篇就更难兼顾了,耽误时间,心理上更加紧张,不利于水平的正常发挥。
  6.在平时的练笔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作文题,如果有,是哪几篇?
  有18人表示曾经遇到类似上海题的作文题,占总人数的15%;14%的学生表示见过与福建题类似的;见过与广东题、全国II题相似的都占总数的13%;见过类似全国III题的占11%;见过类似全国I题的占8%;其余的在10人以下。
  7.与去年各个作文题相比较,你认为今年作文题总体上更加令人满意还是不满意?
  满意的有64人,占总人数的55%;不满意的41人,占总人数的35%;10人没有表示观点。大部分学生认为今年的作文题更加开放灵活,新而不偏,让人有话可说;并且很少有去年流行的让人感到繁难的关系型话题作文;文化意味更浓,饱含诗意和美感,也表现出明显的语文滋味。表示不满意的同学认为新意仍然不够,个别题目甚至不知所云。
  8.面对现在的作文考试,你觉得你的语文老师和你应该怎样去应对?
  学生们认为语文老师要研究探索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应该加强考试作文的训练,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全面性和序列性。尤其是高三的作文训练要加大难度,要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话题,要在审题等各个环节上精心打磨。同时作为语文老师,也不能因为考试的压力而让学生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应该想尽办法让他们愿意动笔作文,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更认为,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千变万化,师生们不可能靠猜题押题求生存。应以不变应万变,多看多写多练仍然是根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中有积累,自然能左右逢源。
  9.如果高考出题老师来征求你对明年出题的意见,你想说什么?
  90%以上的学生们都认为:
  首先,作文题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人人有话可说。
  其次,好的作文题还要有广阔的想像空间和发挥余地,这本身也是对命题人命题水平的检测。学生最怕看到繁难偏怪的作文题。如果在作文题目上就淘汰了太多的人,这也不应该是作文能力考试的最终目的。
  另外,作为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作文考试的题目要能够彰显文化色彩,有哲理性,有美感和诗意。当然有一点还是不能忽视,那就是要有良好的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