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独自重温的甜蜜旧梦

作者:董水龙




  根据《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题目,许多人便认定它是抒写诗人对母校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和曲解。通观全诗,从字里行间实在无法找到离别或者说惜别这样的感情意图。我认为,从诗歌看,他表达的其实是在追忆流逝的岁月和永不再来的恋情的甜蜜旧梦。
  《再别康桥》的“再别”告诉了我们,作者是第二次和康桥作别,显然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可是,诗歌开头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徐志摩应该不是想和康桥告别,而是要和“西天的云彩”“作别”。“云彩”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美丽而又虚幻的东西,诗人则把它用作了诗歌的意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表明诗人似乎不想张扬,这明显与诗人的个性相悖,似乎满怀着一个秘密。是什么秘密呢?他当然不想直白地告诉别人,甚至是见证诗人心中秘密的没有生命的康桥,诗人也不想和它倾诉分享。那秘密也许有些苦涩,也许在苦涩中还带着一丝温馨的甜蜜。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多么潇洒的基调,哪有离愁的伤感。和云彩告别只是作者为诗歌抒情而确立的一个意象,通过这个意象来为自己回味内心珍藏的秘密创造一种特殊的气氛。果然第二节诗歌“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就在隐晦地讲述这个内心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了。“那河畔的金柳”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美好的记忆,在文字里,在诗句中,浸透着诗人甜蜜的眷恋和无限的喜欢。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但从“金柳”“新娘”“艳影”这几个字看,似乎或多或少都和女性有关。
  诗人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沉淀”表明这梦是过去的,是留在诗人记忆深处,而且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彩虹似的”说明这是一个美好的但又是无法再实现的梦,诗人也许执著而徒劳地一直在追寻,也许诗人一直在自欺欺人,把梦当成了可以实现的理想追求,但现在这个梦终于该醒了。梦虽然破碎了,但诗人今天就是来这里执著地寻梦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溯”在诗人放歌的“今天”,这只是诗人的想像,不是诗人的一个实际的行动,那么诗人还要“漫溯”什么呢?所以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的“漫溯”,其实就是对如“青草更青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追忆。诗人在这天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终因要“悄悄是别离”内心的秘密而“但我不能放歌”。如果没有了心中独享的美好的秘密,这条叫康河的窄窄的水道,风景再美也便缺少了一种诗意的灵动。诗人曾经在康桥上康河边吹奏起“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有许多人认为“笙箫”吹奏出的一定是离别的伤感,实际上,笙箫也可以是为恋情为爱情而奏响。这样的风俗至今尚存于我国许多西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就由此可以猜想诗人是来康桥上康河边告别他心中的爱情梦想。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多么洒脱轻松。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所爱的据为己有,才算美好?真爱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所以诗人虽然没有在今晚带走什么东西,但他带走了甜蜜而美好的回忆,尽管没有回报的爱有些苦涩和心痛,但那是甜蜜的心痛,值得永生回味的枯涩。也许在诗人心中,那样更为潇洒和美丽。记忆虽已成为往事,但往昔的美好却永存心中,永远值得诗人独自一人默默地自我回味,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蓝棣之先生在分析这首诗歌时就精辟地指出:“‘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方面是说诗人洒脱,他不是见美好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的人,另一方面是说一片云彩也不要带走,让康桥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下来,让昔日的梦,昔日的感情完好无缺。”可惜我们很少关注和鉴别这更为合理的读解。我们如果把诗人徐志摩的初别康桥即《康桥再会吧》拿出来作一个对比,就会发现,蓝棣之先生的解读是多么接近《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思想情感的真谛。
  那么,诗人徐志摩在这首诗里梦绕魂牵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世界呢?人们在赏析这首诗歌时,总爱引用徐志摩《吸烟与文化》一文中的一句话:“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并据此说“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这也许是对的,但没有深究其中隐藏着的更深的意义。只有新颖的思想和炽热的情感才会具有这样的魔力。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自己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为什么是在24岁那年,为什么偏偏是对诗歌来了兴味?是什么让他诗情勃发的呢?是炽热燃烧的爱情!也只有爱情,才能让人成就为真正的诗人。
  根据张清平的《林徽因》一文记述,1920年10月上旬,徐志摩(刚好24岁)在英国伦敦结识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俩。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曾多次“结伴在剑桥漫步”。“当时林徽因十七岁,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她长得像花一般娇艳,文学修养又好。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韵,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的风度。加上林徽因之父林长民没有阻止他们的交往,使得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迅速发展。更有甚者,林长民与徐志摩也‘热恋’起來。就在此时,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从中国来到了英国。她来英国是徐志摩自己的主意,希望能让她开开眼界。但她来的时候徐志摩和林徽因正在热恋当中。张幼仪受不了一个人孤单生活的日子,就独自一人到德国柏林留学去了。她走后,林徽因也从初恋的狂热中冷静下来,理智终于撞破了情网,要她做出明快的决断,要么中止恋爱,保持真诚的友情;若要论及婚嫁,则必须先要徐张离婚。”作为一个出名的才女,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还是因为她的胆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或者是她有着文学和艺术上的天生的聪明,因此有着对于诗人的热情不可信任的直觉了解。所以,于1921年9月,林徽因结束在英国的留学生活,随父回国。最后在1928年3月和她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了婚。婚后,夫妇俩用6个月时间游历欧亚诸国,于8月归国。徐志摩则在同年6月赴美国、英国和印度畅游。到英国时,诗人又去了剑桥,重游故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名作。据此,可以推断,徐志摩写此诗同他和林徽因曾经双双“漫步”剑桥有关联,是徐志摩对这段难忘恋情的甜蜜追忆。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去发现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
  在康河连过一个黄昏也是一服灵魂的补济。呵!我那时的甜蜜的单独,甜蜜的闲暇。
  请留意作者的用词——“单独”,在“单独”上加了引号,后文又说这是“甜蜜的单独”,这正是《再别康桥》里“轻轻”“悄悄”的情感基调。“单独”是解脱了婚姻家庭之累的“单独”,还有后文提及的“自由”,也是心中已经准备解脱家庭之累的自由: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的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在诗歌里诗人不能明言的真正的甜蜜的秘密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终于露出情感轨迹的蛛丝马迹。后来,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亲自聆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与此同时,即使过去许多年后,从林徽因方面而言,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感情,也仍然藕断丝连。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因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由此,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张幼仪,但依然什么话也没说出。不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因,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致,才会达到徐志摩对林徽因那般的境界。爱,可以是这样的!不要说我明智,也不要疑虑我胆怯,爱,根本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这正是《再别康桥》奔放洒脱的真谛所在。只有当我们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为一首情诗来读的时候,关于这首诗歌的一切疑团才豁然而解,真相大白。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让我们在这些诗句中和诗人一起重温破碎了但却是美好甜蜜的旧梦。“虹”和“梦”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又有什么关系呢?“甘心”“揉碎”“沉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要表达的感情基调的真实写照。
  
  ①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P57
  ②王川《〈再别康桥〉赏析》,http://www.cbe21.com/subject/chinese/printer.php?article_id=903
  ③《伟大的诗人,不朽的灵魂》,http://bbs.qczi.com/blue/bihaiyunnan/xuzhim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