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逻辑缺位:语文教学沉疴依旧

作者:邓 彤




  语文教学的内在学理日益萎缩,课堂教学的无序随意色彩渐趋浓厚。而设计中的逻辑缺位,则使许多课例难以禁受稍微严格一点的追问。《我让学生做了一回诗人》应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课例,但也不免染有逻辑缺位症,许多环节也都禁不起诘问质疑。为凸显教学脉络,我将课例以关键词方式加以排列:改诗—读诗—写诗。对此课例我有如下分析:
  
  一、目标定位不尽合理
  
  目前,有一种看法颇有市场:提倡课堂生成,反对教学预设。流风所及,连教学目标的确定似乎都失去意义,许多教师居然难于确定恰当的目标(或许也是不屑于考虑甚至耻于言及教学目标)。本课例似乎也不例外。
  根据课例的标题可知,“写诗”是本课的主要目标。但是,将“诗歌写作”作为初中生的学习目标就值得商榷。因为,诗歌写作委实不是一件易事: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中自然无此目标,高中阶段的“课标”对此也不做要求,并且,执教者所面对的又是“缺乏自信心的山区的初中学生”。这样看来,执教者将“写诗”作为课堂主目标至少是一种冒险,或者说是过于随意了。如果确如执教者所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打破学生的自卑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以“写诗”为手段似乎也并不妥当,因为增强信心、激发兴趣的方式很多,大可不必选择“写诗”这条难度很大、风险不小的“泥泞的道路”。
  一堂好课,首先当有一个明确恰当的目标。见过不少课例,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比较随意,缺少充分的依据,往往经不起推敲,甚至执教者本人对于为什么确定这一目标也不甚了然。这应该是教学的大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将“确立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加涅把教学看成“精心安排的一组被设计来支撑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外部事件”,在这组事件中,“确定目标”处于第一地位。
  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教材内容、学生实际,需要对教学各要素做精确的分析与研判,其间依赖严密的逻辑分析与推论绝不是可以轻易确定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不应该让学生写诗。事实上,如果经过合理设计,偶或让学生尝试写诗也确实有可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高层次的提升,但这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后文将对此阐释。
  
  二、教学环节尚需推敲
  
  不妨暂且认同“写诗”的目标可以确立,我们且来分析教师提供的一组教学事件是否足以支撑这一目标。
  在“写诗”之前,教师设计了两个环节:改诗、读诗。但是这两个环节似乎并不足以达成课堂主目标。且摘录课例中的几句加以点评。
  第一环节——改诗
  “我将《纸船》改为一般散文的排列形式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把它自由朗读两遍,不要齐读……要求学生把它改为自由诗。然后把对文章的分隔情况和课文比较。”
  【点评】
  暂不说冰心的《纸船》原稿是否就是一篇散文——查《冰心传•第六章》(肖凤著,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在大海之中漂流的冰心,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两天之后,她又写了两首诗:《纸船——寄母亲》和《乡愁》。我们且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把诗歌改成散文,再要求学生把这篇“散文”改成诗歌,如此大费周折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这对于诗歌写作有用吗?答曰:基本无助甚至有害——容易使学生把诗简单看成是“散文的分行排列”,而教师本人也直言不讳:“散文与诗是亲密的姐妹,没有天然的鸿沟,不要把诗神秘化。”这其实是湮灭了诗歌内在的韵律节奏、诗歌的语言魅力、诗的意境与神韵。
  对诗歌内容的欣赏与体验有用否?看来也不起作用。
  因此,这显然是一个高耗低效甚至是负效的教学环节。这样的设计就没有必然性从而使得教学缺乏逻辑力量。
  第二环节——读诗
  摘要点评如下:
  1.我让(学生)读这首诗,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像诗的意境。
  【点评】符合读诗规律,值得肯定。
  2.学生朗读时,我根据语境插入提示语“小船抛向大海了”,“起风了”,“海浪把小船打湿了”,“妈妈,我见到你了”。
  【点评】教师的这几句提示语几如高分贝噪音。一位学生正在朗读,其他学生正在“闭眼想像”,教师此时插入的提示是何等不合时宜!不禁想问一句:这些提示真的比学生的理解高明吗?真的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吗?即便是点化学生的至理名言,教师难道不能在学生读完后再点化吗?还是给学生留一点自己独立体会的空间吧!
  3.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对诗中“母亲”的形象是如何理解?
  【点评】学生的阅读感受是重要的。但只有学生的感受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个人的感受通常是模糊的、表层的、粗糙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品析涵泳语言文字,体味感受诗歌情韵,从而达到对诗歌的充分把握。这时,教师只是说一些“很好、不错、诗无达诂”之类缺乏实际指导作用的语言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读诗与写诗需要两种不同的能力与方法,原本应该分别解决。但教师却使它们勉强组合在这一堂课中了。于是,这堂课便既无法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更谈不上有助于学生写作诗歌了。
  
  三、教学技术严重缺位
  
  如欲达成一个目标,需要为之充分铺设”引桥“。如果一定要教学生做诗,就应该有具体的做诗指导。本课例中教师做了哪些指导呢?前两个环节基本无效,在写作环节也只是“一方面用自己的经历给学生壮胆,另一方面我尽量降低写作要求”,至于如何写诗,教师毫无作为,学生依旧茫然。这时一味强调“写诗不难”除了使学生糊涂胆大外,基本没有大作用。没有具体方法的指导,没有切实的对例子的理解分析,就根本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
  其实,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一例本来非常有价值,但教师却没有加以充分利用——“妈妈是/一杯酒,/爸爸尝了一口/就醉了。”这首短诗颇有韵味,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其妙处,再研究其特点,然后做仿照练习,最后改变情境要求学生尝试创作。但教师却将之轻易放弃,甚为可惜。
  不妨举一例说明如何对学生的诗歌写作进行切实有效的技术指导: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习作充满陈词滥调,缺乏新意。
  教学目标设定:使学生诗句打破常规,有所创新。
  基本方法运用:运用比喻或比拟手法。
  主要教学程序:
  〔师〕让我们用比喻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比如,诗歌与小汽车有无相似处?
  [生〕(沉思)诗歌带你去旅行,它是文字的旅行。
  〔生〕诗歌是自我发动的
  ……
  〔师〕再找一个动物做比喻吧。随便什么动物都行。
  〔生〕长颈鹿怎么样?
  〔师〕完全可以,但诗歌怎么会像长颈鹿呢?
  〔生〕诗的许多部件以某种奇特的方式连成一个整体。
  〔生〕它站得高高的,用独特的方式看事物。
  ……
  〔师〕如果我们用许多相关乃至相反的事物做比来表达,也许就有一首完整的诗。请尝试。
  学生于是有如下颇有诗味的诗作:
  摩托车
  它的声响犹如山中狮子的怒吼
  它的形状犹如钢铁铸成的骏马
  变换排挡、改变音调
  它似鸟疾飞
  摩托的鸣叫
  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摘自《当代西方教学模式》,丁证霖等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四、结语
  
  在语文课堂越来越感性化、趣味化、娱乐化的今天,我提出教学的逻辑性问题,意在表明这样的观点:
  语文教学是科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教学设计中的逻辑、教材中的逻辑以及教学研究中的逻辑。但事实上语文教师明显缺乏科学素养,我们的科学精神极度匮乏,科学理性、逻辑思辨在不少语文教师那里几成怪物。这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厚度和高度。缺乏必要逻辑支撑的教学将何以立足呢?能够单纯凭借情感、人文立足吗?愿与陈成龙老师及其他同行一同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