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中等职业学校部分版本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作者:杜 红




  近年来,随着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材改革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全国许多地区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开发与改革方面做了有益探索,编写出一批理念新、质量高的新教材,其中尤以北京、湖南、湖北三省编写的教材(以下简称北京版、湘版、鄂版)较有特色。对三地三种版本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中职语文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一、特色比较
  
  (一)共同点
  1.鄂版、湘版、北京版三套语文教材都是在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启动研制的,教材的编写吸收了教改的新思想和新成果,贯彻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逐步提高,给学生拾阶而上开辟了途径。例如:第一册(高一年级使用)第二单元的诗词选文以新诗为主,在难度上降低高度,在内容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应了学生的入学基础;在第三册(高二年级使用)的第五单元诗词鉴赏中,则主要选用了唐诗、宋词、元曲,难度系数有所提高,就是考虑到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语文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的实际情况。北京版语文教材在编写说明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指导思想,按照“侧重读写,兼顾听说,能力为本,训练为主,分合有序,重在实用”的思路进行设计与选材。具体要求中体现了“低起点、分层次、砸基础、重素质、讲实用、接高职”的原则。针对学生入学基础差、水平差距大的实际情况和就业与升学毕业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在教材结构上做了创新性的探索:基础语文部分采用综编形式,让全体学生得到较系统全面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分编形式设计了应用语文和文学鉴赏部分,使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得到较规范的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让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接受较全面的,各种文体文学作品欣赏的教育,为今后升学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因而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编写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
  2.三种版本教材的开发都注重以科学规范为重要编写原则。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学生能力为重点,力求做到“学法与教法并重,基础与提高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尽管鄂、湘、京三地的地理距离较远,但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都很一致,使语文教材的编写在国家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从共同的教育目标出发,规定了学科教学内容,兼顾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兼顾了本教材与初中、高职教材的衔接,以及与同年级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符合教材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原则。
  3.三地教材的设计都注重突出职教特点和地方特色。
  ①职教特点。北京版的教材编写者非常关注中职生对应用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根据中职学生在毕业前要通过论文答辩的现实要求,特别在应用语文分册中安排了“毕业论文”的学习。针对目前用人单位录取员工需要“面试”的情况,专门安排了“咨询与应聘”的内容。鄂版教材最大的特色是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热情不高的特点,将语文教材设计成“理想前途”“艺术殿堂”“文化名胜”“山水自然”“科技信息”等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关注的模块,既吸引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使他们接受了德育、美育的教育与熏陶。湘版教材在全套四册教科书的每册之中,都辟出一个单元,加入了应用文写作的内容。
  ②地方特色。三地教材在篇目选择上,都适当地把本省(市)的文化、地理、历史、名胜等内容选入教材。如湘版教材第一册的第11课是“彭大将军回故乡”(节选),第四册第七课《山那面人家》的作者是湘派文学的领军人物、当代作家周立波。鄂版教材选取了《香溪》(王昭君、屈原的故里)等一批代表楚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北京版语文教材适当选取了具有北京人文特色与古都风貌的文章,例如《北京名胜游记》《北京的胡同》《北京的春节》等。
  (二)不同点
  1.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上三套教材都做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单元组织方面各自呈现了不同特点。

  2.选文系统特色比较
  京、湘、鄂三套教材在选文上既注重选取名家名篇,又注意采用新人新作,古今中外兼顾,内容广泛新颖,难易适度,文质兼美,可读性强。而且重视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反映世界多种文化,注重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但是,此外,三地教材在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表现。鄂版教材鉴于中职学生就业教育的学习目标,在选文上加大了对社会民生、人伦情感、科技信息等内容的选取。湘版教材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的现实,更偏重于对接近现实、贴近生活有时代感和亲和力的作品的选取,对语文教材中大量采用鲁迅、郭沫若等时代距离较远作品的传统做法做了大胆改革。北京版教材为了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的需要,在对现代应用文写作进行专门训练的同时,还适量选取了古代应用文的典范文章,为学生提升职业文化素养创造了条件。
  
  二、对完善北京版教材的思考
  
  (一)关于教材发展方向的思考。纵观三种版本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重视对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是最显著的特征与共识。职业技术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是与社会职业生活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就业教育”。三地教材编写者都非常重视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语文素养,和作为就业者的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培养,怎样培养,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语文知识的“量”和语文能力的“度”,研究如何把握好语文知识的“必需”与“够用”,研究怎样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笔者认为,今后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以考虑在公民基本语文能力和职业语文能力二个层面上分别实施。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工作者,应在这方面加强研究,谋求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重新评价中职语文教材对受教育者语文能力素养的定位设计,开发出适用于中职学历教育的“基本语文教材”和具有多种专业背景、职业导向的“专用语文教材”。“基本教材”可以“层次化”,对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员做不同级别的要求;“专用教材”可以“模块化”,编写出综合化、模块化的新型教材,适合不同专业方向与要求的人员灵活选用。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中语文学科教育为专业服务的问题。使受教育者在具备基本的汉民族语文能力的同时,获得一定的职业语文能力,提高他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和获得、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国家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水准和劳动力质量。
  (二)关于教材开发设计的思考
  1.单元的呈现方式与容量。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材要适合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单元容量要适度。北京版教材是以现代文阅读写作、文言文阅读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组织单元的,每个单元的教学目的尽量单一、集中,并采用了以“学习指导”概括、以“语段”和“课文”印证,以“练习”训练的步骤和手段。但几年的教材质量监测反映:一些教师仍不能明确地理解单元意图,感到单元容量过大,不会有效利用“必读”“选读”和“自读”板块,不能正确使用“单元教学法”和“分层教学”,难以完成单元教学内容。与鄂版、湘版教材相比较,可以考虑进一步明确单元主旨,减小单元容量;单元要具备一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更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以适应各专业学生灵活选用;要减轻教学负担,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材的选文。三套教材的选文都很新颖,很有特色,但仍有可改进之处。教材选文范围仍相对较窄,在题材内容上较局限于传统名篇,建议扩大选文范围,多选学生喜欢的,有亲和力的,不同时代、题材、体裁和内容的作品,拓展学生视野。对于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却远离学生生活的传统“经典”要敢于舍弃,对有价值有创新的新人新作要大胆吸收。中职语文教材不是大学文学课教材,不必将重要作家作品流派一律涵盖。
  选文应适应学生需要。应用文部分的选文要贴近学生专业,文学鉴赏部分的选文贴近学生生活。中职语文的文学鉴赏不适于文学史教育,不必一定遵循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由远而近地排序,也不必一定选择在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名家名篇。可以从学生生活和思想感情实际出发,由近及远,由浅入深,选用一些更有趣味、更有特色、更吸引学生的作品,感染、熏陶学生,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更易于理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