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可以这样概括课文内容

作者:严义文




  我讲《竹影》(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这一课时,按照教学要求应该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以整体把握全文。我首先是进行概括方法的提示:六要素法(我很早以前就给学生们介绍了这种概括方法,即找出课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联成一句话:“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什么原因而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归纳为“六要素法”;也借助英语:when,where,who,what,why,how,归纳为“5w+h”。)接着让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文,再把自己所概括的写下来整理通顺。然后我开始检查,并指名一学生回答如下:
  一个夏天的夜晚,天气闷热,于是我和弟弟去后院乘凉,坐在藤椅上看天赏月,过了一会儿,伙伴华明来了,我们三个就一起在月光下的水门汀上描自己的人影,接着又描竹影,后来,爸爸突然来到,和我们谈论起中国画和西洋画,让我们明白了很多。
  这样的概括已经可以说是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但我又提出了一个要求:看谁概括得更加简洁。有一学生答道:
  夏夜,我和弟弟在后院乘凉,观天赏月;未几,伙伴华明来了,于是我们月下描人影、竹影;忽,爸爸来到,与我们谈论中国画的特点。
  我还点了几个同学进行比赛,都答的字数一个比一个少。我发觉同学们为了省字,概括中运用了“于、遂、未几、既而、忽”等文言词汇,这些都是先前在《山市》《口技》中学过的。这说明他们已意识到文言文精练的特点而学以致用。这是一个复习已学文言词汇并体验文言文精美的好机会。于是我提出新要求:用文言文来概括。同学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很快有人写出:
  夏夜,吾与弟观天赏月于后院;俄而华明至,遂三人月下描人、竹影;忽,父也至,与论中国画也。
  我给予了肯定,但仍继续追问:还可不可以再精练些?学生们开始安静下来思考了。
  夏夜,吾与弟观天月于后院;俄而明至,遂三人月下描人、竹影;忽,父至,与论国画。
  又有学生把前面的概括删了几个字。看来学生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了,于是我说我还可以概括得更短:
  夜,吾与弟寻趣与院;友至,遂月下玩影;父忽至,与论国画,有所悟。
  我的概括一板书出来,有的学生开始提出疑问了:为什么是“寻趣”“玩影”,而不用“观天月”“描影”?我解释道:我们“观天月”“描影”的目的是什么?是寻找乐趣,好玩,是出于一种未泯的童趣而已。“我们今晚干些什么呢?”这句话可以证明。加上“有所悟”,是与课文的最后一段相对应,使内容完整。
  学生们如有所悟,不再说什么了。
  湖北仙桃市沙湖初级中学 43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