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常规课堂上的“自主命题”

作者:闫佳伟




  在语文学习中,文章阅读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不少学生经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能够适当地提高基础知识答题的准确率,但对于阅读和写作却总是反映“没感觉”。针对这种普遍情况,我们在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学习训练与能力形成训练,以期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在这一轮的现代文阅读复习中,我们尝试了这样的训练方式:
  首先,选取典范的高考现代文阅读例题,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其次,引导学生对每道题考核的高考考点进行分析,对比答案中的内容明确阅读题题干的指向、范围及暗示作用,并鼓励学生对高考答案进行评价,经过讨论体会出题人的命题思路和如何更有效地抓住答题的采分点。
  另外,对于信息量大的文段,鼓励学生在原有试题的基础上,自己在文章中寻找重点、难点,圈划段落中心句、重点语段,自己组织语言,按照高考考点的要求自己命制试题,并在课堂上现场提出,由同学们自己讨论回答。
  实践证明,经过这样的训练,一个现代文语段训练完毕,学生的所得比泛泛地训练几个语段更有效果。
  以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题《乡土情节》的“自主命题”部分训练为例,学生们充分讨论,命制了许多新题,如“朦胧诗”在段落中的含义,综合全文看“乡土之恋”不会消失的原因等等。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呈现,仅就学生对本文第四自然段的一次讨论命题为例作一说明: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刘冰洋:读完这道题我觉得高考的命题人是善良的,在我阅读过程中,我认为我最不理解的就是“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这一句话,所以我想就这个内容出一个理解层级的试题——“作者说的矛盾现象指的是什么现象,怎样理解‘颇似难料’和‘其实易解’的说法”。
  师:很好,在我们自己为自己出题的过程中,围绕自己的阅读疑点出题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种问题的解答往往是帮助我们理解全篇或重点内容的钥匙。看看哪位同学愿意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
  鲁志勇:我觉得第四段列举了好多“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的例子,这些例子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反面的,所以作者好像是在把华工做奴隶的后续部队这些反面例子和孙中山、共产党人的正面例子做对比形成矛盾,反映虽然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重视乡土情节,所以虽然“难料”,却又容易理解了。
  张雪:我觉得鲁志勇的答题范围太大了,我记得标点符号的用法中说冒号只能管到句号结束,所以我认为这种现象只是指香港回归后许多香港人却做移民计的现象让人“难料”。但是为什么有“易于理解”我就不太清楚了,难道他们怕财产被没收吗?
  师:我非常欣赏课代表能够联系标点符号用法确定答题范围的做法,有的情况下这对确定答题范围的确是有帮助的。大家同意她说的观点吗?
  施杨:我同意张雪说的“难料”的原因,但不同意“易于理解”的原因。我认为阅读文章要关照全文的主旨,文章标题是“乡土情节”,全篇都在赞美民族向心力,不太可能在中间夹上这样的与全篇格调格格不入的内容,所以应该是另有用意的。
  (一学生在下面插言:这段话的第一句话就是安土重迁,是中心句。这些香港人却“做移民计”,还不是批评他们不爱国吗?)
  付迪:刚才有人说“安土重迁”是中心句,我不同意,我觉得这一段的中心句是“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这句话。从全文看,正是有了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乡土情节”,才“安土重迁”,而这些都是“民族向心力”形成的原因。
  还有,尤其是“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这句话,作者好像在批评华工做奴隶,好像在批评出国潮,好像在批评某些香港人,但其实这不是作者要向我们强调的。本段有这样一句话,“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所以作者认为无论什么原因、什么背景出国,都是正常的,是历史的“浪花”,不是历史的“潮流”,也就是不是主流的,所以并不影响民族的向心力。
  张雪:付迪的话提醒了我,我要补充一下。其实不是“浪花”“潮流”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这句话。作者的重点的确不在批评或表扬,作者是说,因为有了“乡土情节”“安土重迁”“民族向心力”这些因素,所以不管身在何方,不管相隔多远,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影响人们对故乡、对祖国的难以割舍的感情。
  第四段还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所以,香港人“做移民计”初看“难料”,但因为“乡土情节”不因为时空阻隔而改变,所以即使移民了也永远不会忘记乡土、忘记祖国的,也会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慷慨解囊的,因此就“易于理解”了。
  (众生鼓掌认同)
  师:既然大家都鼓掌认同了她的观点,看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告一段落了,下面我们进行下一个问题……
  (一生举手高喊:老师、老师,我还有话说呢)
  把课堂交给我们可爱的学生,他们无穷的创造力、开阔的想像力、大胆的质疑性、开放的研讨性会回报给我们最大的惊喜。
  东北师大附中 130021
  课堂感言——
  老师,我觉得我的牺牲太大了,这堂课多数的时候都是我在挨大家的“批判”,要不是我,哪有这么热烈的讨论呐!唉,谁让我是课代表呢!(笑)(东北师大附中高3·2班 张雪)
  这样复习现代文非常好,因为现代文不像文言文多做一篇文章就能多积累一些一词多义的用法。这些高考题我早都做过了,还真没想过自己出题考自己,看来我们也可以当老师出题呀!(东北师大附中高3·2班 刘明远)
  要所有的出题老师都能像咱们这样对答案进行讨论就好了,正规考试题还好一些,可是其他的题就太别扭了,总和我们想的不一样,答案里的话我们根本想不到。不过这样学现代文以后我发现我有时候思考问题确实不全面,想到一小点就匆匆忙忙地答上了,难怪现代文阅读老丢分。(东北师大附中高3·2班 姜志威)
  【说课晬语】
  这堂课说到底还是对文本的解读,而且还是一堂颇遭忌讳的“应试课”。但我还是很欣赏闫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戴着镣铐跳舞的乐观精神。目前的高考指挥棒(手段)已经异化为教育目标了,包括所谓的名校。人们按着惯性在无限延长教学时间,大搞疲劳战术,造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事实。没人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提高效率。语文课更是如此。姜志威同学道出了苦衷:“正规考试题还好一些,可是其他的题就太别扭了,总和我们想的不一样,答案里的话我们根本想不到。”学生的回答难以切合答案,看似学生的水平偏低,往往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情况恰恰是命题者水平太低,而又偏偏只能按低水平的答案“按葫芦抠子儿”,完全照搬答案。闫老师能够让学生自行命题,共同寻求答案,就是面对文本的一次“读者中心”的解读,当然,这里并没有脱离文本,也是紧紧围绕文本进行的。这种做法的价值,在于一改高三复习中用大容量训练占据课堂,然后宣读所谓“标准答案”的做法。师生共同检验“标准答案”的标准程度,不同读者又在别人的启发下不断补充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使得解读——新意义的生成在动态的流程中不断丰富。还要请闫老师接着尝试,是否可以不必做那么多的现代文阅读题,同样可以提高阅读水平。我们期待着。
  (张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