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作者:鸥 洋 吴子兴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其还是师范生的时候就没有得到足够的科学言语能力培养。这与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关系。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一直就有向综合大学中文系看齐的倾向。如果说,师范生的艺术言语能力培养能在诸多文学类课程中找到自己位置的话,那么,科学言语能力培养则只是零星散落在写作概论、形式逻辑课上了,而且还只是以讲解少量几篇应用文、论说文敷衍了事。不少专家提倡的阅读课、文章学课这些与科学言语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不了。这不外乎与中文系的“文学味”极浓,自觉不自觉地排斥科学言语色彩较重的语体学习有关。“先天不足”的另一个方面则体现在年轻的师范生身上,他们原是中学的文科班学生。一般而言,他们早就有善形象而拙抽象,喜感情性抒发而厌逻辑性推理的思维特点。他们中的不少人在读师范之前并非立志想当一名科学化、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大多倒是有想当作家、文艺理论家的志向。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兴起,又吸引不少人去当文秘、文员。他们对语文这门理应科学化、专业化的学科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还停留在“语言+文学”的错误理解上。他们更没有认识到(因为连他们的老师也没认识到),要做一个出色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做一个好的文秘、文员都必须有良好的科学言语能力。因此,在参加工作后,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就出现了“挑食”情况:自己喜欢的、觉得发挥性强的文艺言语类课文就讲多讲透;自己不怎么喜欢的、觉得难以发挥的科学言语类课文就作冷处理。长此以往,不仅自己的科学言语能力水平没有得到长进,还会连累学生的科学言语能力的发展。
先天既已不足,后天本来就应认真加以调理,以匡正扶本。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并未意识到自身科学言语能力低下的“症状”,并且固执以往的观念进而使问题恶化。事实上,很多老师已惊讶地发觉他们在充满活力的信息社会中不知不觉地落伍了。他们在聆听现代社会言语交际活动所要求的那种严密、抽象的逻辑性话语时,常常感到吃力难懂。传统的感悟型读书方式又使他们在大信息浪潮中进行信息化阅读时感到乏力。他们在和别人交谈时还残留着孔乙己式的文绉绉习气。写出来的文章又多带病恹恹的风花雪月式的抒情。思考问题过于个人化、情绪化、随意化,缺乏严密性、逻辑性,推理性。难怪我们的一些中学生讽刺他们的语文老师“迂”,但我们的语文老师却不服气,反认为这些学生桀骜难驯,失去“人文素养”,并想借文学教育去拯救他们的灵魂。殊不知,健全的人格素养应该包括“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试图用“人文素养”去包办一切将不可能获得成功,相反只会使学生的人格素养畸形化。同理,试图只用文学言语学习去包办一切的言语学习也是不切合实际的,相反只会使学生的言语能力结构畸形化,造成其总体言语能力水平的低下。
显然,我们不能任由语文教师的科学言语能力水平再继续低下去了,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所教的学生的科学言语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若干方面做足功夫,标本兼治语文教师科学言语能力水平低下的问题。
一、从源头上切除“先天不足”的病根。高师中文系的课程结构设置改革已刻不容缓,课程设置必须面向中学,从中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不应错误地视语文为“语言+文学”,任意扩大文学类课程的比例,应从基础语文教育实际出发,重视科学言语类语体色彩较浓的文章学、阅读学、应用写作学等课程的开发,满足现代公民对掌握科学言语这种当今社会要求最高、最为规范的言语工具的要求。广大语文教师也应提高对科学言语的认识,重视科学言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言语能力水平。
二、从训练入手进行“后天调理”,提高教师的科学言语能力水平。个体的科学言语能力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如此,教师亦然。这一切都应通过扎实严格的言语技能训练去实现。我们认为,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所要求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都包含着很强的科学言语能力因素,教师的科学言语能力高,将有助于其总体言语能力的更好发展。
从听知能力的角度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接触学生的朗读、答问、讨论等教学场景,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平实的话语有灵敏的听知解义能力和听知察非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经常出入各类会议、讲座、培训班等场合,这些场合多是使用科学言语。教师应能在聆听中迅速对口头言语进行理解、分析、判断和评价。最好的方法是有意识地在特定环境下接触科学言语材料(如参加学术讲座听学术报告,到法庭听刑事诉状等),进行边听边记的言语训练。
从讲话能力的角度看,教师的讲话能力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是重要的施教手段。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规范得体而又合乎逻辑的语言表达意见,说明事理。讲究语言的逻辑性、概括性、严密性,避免语言过于感情化,模糊随意。
从阅读能力的角度看,教师应能通过科学言语材料的阅读,逐渐培养出对言语表达的内在逻辑的理解能力。科学言语主要体现在科技性、应用性、论说性等文体中,这些文体侧重于运用逻辑思维,晓之于理,使人获得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从而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在信息爆炸的资讯社会里,对大量科学言语材料进行快速的信息筛选,从而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对一名语文教师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广猎各种科学言语材料,克服自身文学偏好,真正成为一名“杂”家。在扩大阅读面的同时,通过文章学、阅读学、逻辑学等学科的理论指导,科学有序地提高对科学言语材料的阅读能力。
从写作能力的角度看,由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就要求人们的书面写作做到准确、严密、快速、简要。这也对语文教师的科学言语写作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的下水文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局限在文学大观园中了。教师应培养自己严密的逻辑能力和语感素养,勤于练习,扎实提高有关科学言语类文体的写作水平。
毛泽东曾经指出:“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语文教师自身科学言语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科学言语能力的高低。我们应有面对自身科学言语能力低下的事实的勇气,通过努力,在提高自身科学言语能力的同时,带动学生科学言语能力的提高。若此,学生幸甚,语文教育幸甚。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 33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