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人生之路心灵之歌

作者:蒋宗智




  少年 在沧桑的岁月里
  
  那充满苦涩的少年生活已经离我远去了。但这么多年来,它常常浮现在我眼前,萦绕在我心中,令我难忘,让我回味,使我心结百转,挥之不去。
  我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幼儿教师。从小,在父母深情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下,我学习成绩优秀,并经常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奖励。那时,我常常激励自己要努力学习,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大学生,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少年时代的我对未来的朦胧憧憬。
  1970年,我们全家随着被疏散下放的父亲来到了农村。对一个不谙世事的15岁少年来说,初中还未念完,炼狱生活就向他拉开了序幕,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命运吧!步入苍茫的岁月,我曾一度感到悲观、失望和消沉,我体会到了自己是多么的弱小,多么的孤单,多么的无助。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磨炼,我毕竟挺了过来。在生活的夹缝中,我不曾低过头。
  从1971年到1976年的这6年中,我曾经打过零工,当过知青,做过代课教师,也曾经制过酱油,修过烟囱,烧过锅炉,烧过砖瓦,建过房屋,干过各种农活。当酷暑盛夏,我在锅炉旁挥汗劳动时;当天寒地动,我颤巍巍地爬上30多米高的烟囱时;当阴雨绵绵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又饿又累晕倒在砍柴的归途上时……我深深体味到了什么叫磨难,什么叫悲伤,什么叫心在流泪。生活的滋味尽管过于苦涩,但我不相信这就是命运。为了与苍天抗争,我没有消沉,没有懈怠,更没有颓废。白天,我把干活的工场、作坊看做是社会大学的课堂;晚上,我则如饥似渴地秉烛夜读。在“社会大学”的生活中,我读过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读过巴金的《家》《春》《秋》,读过《西游记》《红楼梦》《红与黑》《约翰·克里斯朵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老头》《茶花女》《复活》;另外还读过《唐诗三百首》《诗人玉屑》《俄罗斯近代文学史》等书籍。在阅读之余,我还常常回到城里向老师请教,与朋友交流。通过大量的阅读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我打下了较好的文学基础,获得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也坚定了自己人生追求的信念——是金子它总会发光。在那沧桑的岁月里,经常激励并鞭策我的名言有高尔基的:“强者,能够改变环境;弱者,只能被环境所改变。”巴尔扎克的:“逆境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6年的漂泊生活,在一个颓废者的眼里,他可能看到的是欢颜被剥夺,青春被蹉跎,理想被消磨;然而,在我的心中,这段值得品味的人生不平凡经历,带给自己的却是坚韧顽强的精神,朝气蓬勃的生命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青年 在耕耘的土地上
  
  1976年,对21岁的我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冬天,我顶替退休的父亲(父亲在落实政策后于两年前回单位复职),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城市,来到贵阳市第十四中学。跨进教育部门,结束了漂泊浪迹的生活,这真是峰回路转。但新的困惑和烦恼却接踵而至——一个连初中文凭都没有的青年,尽管踌躇满志,一腔热血,但又怎么可能登上中学的神圣讲台去指点书本、激扬文字呢?于是,我进了学校食堂。从此,我每天只能与锅碗瓢盆为友,只能与油盐柴米相伴。这的确是空有凌云壮志,然而却“报国”无门。为了较好地给自己人生坐标定位,在工作后不久,我毅然选择了贵阳市教师业余大学的中文专业进行在职进修。在业大学习三年后,我接着又读了两年师范专科和三年师范本科。这八年中,我除了学习文学专业的课程外,还接触了美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也读了较多文学、哲学理论方面的书籍。这时,我才开始领悟天有多高,海有多深,学无止境。我深知,一个人,只有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来执著追求,努力学习,不断自强,他才有可能厚积薄发,才有可能适得其所,也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和天底下许多知青一样都具有相同的命运。当风华正茂、精力充沛之时,都被拒于高校门外;而当青春已逝,肩上的担子日趋沉重时,我们又不得不追赶末班车去渴求高等教育。这种错位的生命轨迹,与其说是形势所迫,不如说是人生的抱负使然。当我走完这漫漫而修远的求索之路,拿到师范本科文凭时已是年过而立。在这八年中,我经历过读书、从教、支教、结婚、生子等人生体验。面对着学习、工作和家庭,我都是心往三处想,劲朝三处使。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我殚精竭虑,奔波于高校、单位和家庭之间;同时也扮演着学生、教师、儿子、丈夫和人父的多重角色。辛苦劳累自不必细说,身心交瘁也无须多言。
  一年后,我终于离开食堂走上了讲台。从教后,我特别热爱和珍视语文教师这一职业。在教学实践中,我刻苦勤奋,谦虚好学,乐于钻研,也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以酿自我之蜜。我特别崇拜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风格,也非常推重宁鸿彬老师的“三三”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和谐、宽松、民主并有鲜明情调的课堂氛围;注重创设一种让学生在愉悦的快感中去获取所需,去迸发个性和智慧火花的教学情境;也注重挖掘课文中深层次的内涵和特有的韵味,希望收到不仅悦己更要悦人,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精读文本的好效果。我一直坚持这样的教学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情有所感、心有所动、理有所喻,才可能产生教学美,才可能使学生和语文教材之间,学生和语文教学之间,学生和语文教师之间产生理想中的“零距离”。要先做学生的朋友,才能当好学生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流,师生之间应在地位平等、关系融洽、心心相印的教学情境中达到和谐共振、同步发展的理想境界。
  从教以来,我特别热衷于参加校际教研活动,并把这视为使自己在业务上不断提高自强的绝佳机会。从1984年到1998年,我作为课题实验组的核心成员,积极参与“语文目标教学探索法”的教改实验(曾荣获贵州省教科所的二等奖)和贵阳十四中教育整体改革语文科的课题实验。另外,还积极参与编写初中语文教辅资料,多次参加全市期末统考和全市中考命题等工作。十多年来,我在校际和市级教研活动中所上的研讨课、公开课和汇报课共有一百多节。1989年,在贵阳市第一届语文优质课评比中,我获得了一等奖的殊荣。
  
  中年 在收获的季节中
  
  有了春天的辛勤耕耘,就必然会有金秋的丰硕收获。1997年,获得了贵阳市委组织部颁发的“贵阳市中青年科技骨干”的荣誉称号;1998年,获得了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1999年,担任了贵阳市第十四中学教务主任职务。2000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被抽调到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担任初中语文专职教研员。环境变了,职务变了,我感到肩上的担子也沉重了。今天,作为全市的语文教研员,自己所面对的是一千多名初中语文教师和数以十万计的学生。我非常清楚,教研员并非是一个闲职,他要承担带领并指导全市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教改实验以及负责全市初中语文学科的考试评价等重任。这项工作实际上是一项需要高标准、高投入而同时又具有高风险(有时容不得半点闪失和错误)的特殊工作。为了能胜任这项工作,我对自身的要求是:在思想观念上要敢于开拓创新;在业务上要自强自立;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在工作方法上讲求艺术性;在工作目标的定位上要积极进取讲求实效,并敢于开创新的局面;在工作态度上要敬业,要奉献;在人际关系上要亲和热情、平易近人。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浪潮在中华大地上汹涌而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深刻意识到,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为了更好地迎接这次浪潮,我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辛勤工作。在实验期间,读论著、查资料、抓培训、办展览、搜集信息、研究课题、制订方案、开座谈会、外出学习、下校视导、撰写论文和材料、编写教辅资料、制订课改计划、撰写阶段总结、抓优质课和精品课、举办课改经验交流会、组织教师撰写并评选课改优秀论文教案、与外省市教研部门进行课改交流……这些,已经成为我工作的主要内容。实验以来,我共读了100多万字的关于课改的理论著作和各种资料,记录了1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听专家的讲座),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参加全国教材培训会和教法研讨会13次,组织并担任主讲的全市大型教研活动和二级培训20多次。2002年—2004年,我应西南五省区中语会、贵州省教科所、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贵州师范大学高师培训中心、贵州省教育学院、贵州人民出版社等单位之聘,分别为西南五省区的语文教师、贵州省各地州市语文教研员、省课改骨干培训班学员以及省各师专、师院、师范大学的师生,作了8次关于课改的专题讲座。
  从教20多年来,撰写论文30余篇、书稿及教辅资料共计100多万字。自己的论文《关于人的发展的三个互补因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思考》曾获全国征文二等奖。本人的资料还被收入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中华当代名人辞典》中。2002年在贵州省中语会的第四届年会上,我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同年还被全国中语会评为2002年度的先进教师。2004年获得了贵州省语文学科骨干的殊荣,同年还被聘为贵州省教育学院中文系兼职教授。
  回首往事,真可谓感慨万千。童年时代,云蒸霞蔚,春光明媚;少年时代,风雨飘摇,尝尽人生百味;青年时代厉兵秣马,奋起直追;中年时代,否极泰来,事在人为。我从“石压”之下起步,我从“悬岩”边上走来。一路上,沐浴着雨露阳光,伴随着冰雪风霜;我没有叹息路途的漫长修远,也没有怵栗征程的曲折坎坷;我笑对人生,上下求索,奋力拼搏。我走得那么自信,那么坚毅,那么乐观……今天,自己即将步入知天命的年龄,纵然眼前已云开日出,豁然开朗,但耳畔却时时响起晨钟暮鼓。我希望在不断的反思和自勉中就这样笑着走下去,直到高屋建瓴,直到炉火纯青。
  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5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