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略论樊哙的劝谏艺术

作者:郑义广




  历来人们都试图从项羽这个角度来解释鸿门宴“樊哙闯帐”的情节合理性,李怡安老师认为项羽不杀樊哙是由于英雄惜英雄(参见《语文学习》2005.3《英雄惜英雄》一文),也是在这个大的阐释背景下衍生的观点,但这种解释并不令人信服。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史记·项羽本纪》:“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项王谓周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骂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项羽怒,烹周苛。”这里,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捋虎须、逆龙鳞、忠不避死,也是一个“大胆讲义”“粗犷豪爽”“光明磊落”的英雄,为什么没有受到项羽的礼遇,反而落得被烹的下场呢?笔者认为,樊哙之所以能不辱使命、全身远祸,最主要还是得益于其高超的劝说艺术。试略论之。
  首先,他进军帐以后,“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与触龙说赵太后之前的“入而徐趋”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给项羽造成了一种强烈的期待心理:这位壮汉是什么人?他突然闯进帐来想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看我?因此,项羽下面的那句“客何为者”一问顺理成章,也正是樊哙此举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接下来,在亮出自己的身份、消除项羽的疑虑之后,作为参乘,樊哙本应退到刘邦身边侍守,然而他没有,而是欣然领受了“斗卮酒”与“生彘肩”的赏赐。这一系列出人意料的举动使得项羽“茫然如坠烟”,也吊足了他的胃口:此人究竟要干什么?
  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在被问及“能复饮乎”时,樊哙巧妙地引入正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然后先言亡秦之暴,次论刘邦之功,最后劝项羽引亡秦为戒。整段话似乎都是在批评、指责项羽的曲直不分、忠奸不辨,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鸿门宴之前,项羽和刘邦同是傀儡首领楚怀王麾下的两支起义军主力,虽然实力悬殊较大,但终不致是主奴的关系,刘邦也仅称他为“将军”。而樊哙抓住了项羽好大喜功的心理,在这里极言项羽之尊,始终把他与秦始皇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比较,就连劳苦功高的刘邦都要请求他的封赏。这番话一方面使项羽觉得自己仿佛真的已经实现了小时候那个“彼可取而代”的梦想,另一方面也使他感到樊哙是一个敢“死谏”的忠臣,所以无言以对,最后只能羞愧且欣慰地说:“坐!”
  综观整个过程,樊哙进言能被项羽采纳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时机把握得当,水到渠成。如果他一进帐就慷慨陈词,不仅突兀,而且明显有为刘邦辩护的嫌疑,那结果怎样就“事未可知”了。二是能准确掌握对方心理,投其所好。正是项羽的胸无城府、自矜功伐、纵意妄为,最终导致了“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的悲惨结局。
  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骂,樊哙被赐坐,而周苛被赐死的原因所在。如此,李老师以为然否?
  江西宜黄县安石中学 3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