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放开手,走出围城

作者:刘 颖




  江苏南通中学 226001
  
  课堂感言——
  
  在各种文学作品中,我是最喜欢小说的,但我不喜欢把小说放在课本里,因为讲过之后,反而觉得无味。我不喜欢在考试的压力下读小说,我愿意自由地、自主地阅读。这一单元的小说学习,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在阅读中,我用自己的心灵与作者、文本进行交流,感到了心的贴近,我总会产生很多杂想。听刘老师说,读小说还有一种读法叫“误读”,这回我想懂了,读书本身给人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你自己在书中的发现,未必是别人给你的“应该怎么看”“应该怎么说”!在这次的小说阅读中,我学会了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完善自己。
  (江苏省南通中学初三10班 凌晨)
  我爱好画画,上了中学,我也没有放弃它。这一次上课,我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仅是画画,而且是创作了。我体会到了创作的艰辛与满足,我更为自己而自豪。我反复研读作品,不断地深入其中,把自己浸透在故事情节里,再在头脑中映出影像,然后动手画。我体会到,对事物的认识,要有那么几个来回才成,既要有所认识,又要有所感悟,更要能够表达、表现,这样,才能够和别人进行交流。能与别人分享思考的成果,感觉真好。
  (江苏省南通中学初三10班 徐鹏程)
  
  【说课晬语】
  
  刘颖老师曾经在这个栏目发表过关于“红色经典”的课例,好像她在按照惯常的做法宣扬“生命的意义”时,没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感到很憋闷,于是她反思文本解读的社会文化心理作用,进而思考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这次她认为“只要方法正确,引导得当,学生就能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并在表达能力上得到锻炼和升华”。这话肯定不错,但还不是根本,根本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观念正确,才可能产生创造力,教师自己先有了创造力,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节课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认识。
  初三还搞“这样的课”,肯定要冒一点风险。因为你这些“方法”与中考无关,你的课堂再生动,未必产生高分。于是,对不起,别来这一套!这是很多学校的“正常逻辑”。
  明眼人知道,敢于在毕业年级搞“非应试教育”(姑且不叫素质教育),勇气可嘉,教师的内心深处认为,考试绝非仅仅依靠题海战术出成绩;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肯定会出效益,此效益绝不仅仅是考试的效益。得当的方法来自教师的创造力,教师的创造力造就了学生的创造力。凌晨同学说:“在这次的小说阅读中,我学会了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完善自己。”
  徐鹏程同学说:“我体会到,对事物的认识,要有那么几个来回才成,既要有所认识,又要有所感悟,更要能够表达、表现,这样,才能够和别人进行交流。能与别人分享思考的成果,感觉真好。”焉知这种感觉不会伴随着他们成长?焉知学生的成长不促进教师的成熟?
  (张玉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