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掷得一石巧,激起浪千层

作者:夏维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不能成为学生的代言人,也不能沦为学生讨论的主持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应是激发引导。好的课堂,当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石”,教师需要掷巧,否则就悄然无息,如果激得浪花四溅,学生个个深入思考,人人主动发言,师生的双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对于《项链》的教学,教师一般都侧重于玛蒂尔德虚荣性格的批判,或者一些新的主题意义的发掘。去年,在长春市十佳教师示范课中,我尝试从小说叙事的角度切入《项链》,确立了一个《〈项链〉的结尾探究》的教学题目,主要是引导学生对《项链》的结尾进行某些“技术处理”,从而实现对小说人物性格和意义的重新建构。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是通过较小的三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情节来看,《项链》可分为“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四个部分。就结尾——“发现项链是假的”,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倒叙会如何?
  生A:倒叙就会消解了故事意义。顺序陈述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最后还项链的过程,主人公就会自然发展为一个直面命运勇于承担命运的英雄——西西弗斯式的英雄。
  生B:倒叙会增强故事的悬念,不会影响故事的意义。(该生还引用美国作家辛格的话:“悬念是头等重要的。没有紧张,书会从你的手里滑下来。”)
  第二,删掉会如何?
  我首先让学生找出了结尾的关键内容:
  ●路瓦栽夫人无限感慨。她要上前去跟佛来斯节夫人说话吗?当然,一定得去。而且现在她把债都还清,她可以完全告诉她了。为什么不呢?
  她走上前去。
  生C:爱慕虚荣带给了玛蒂尔德十年的艰辛,十年的艰辛也带给了她直面生活的勇气。性格决定命运,命运造就性格。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生D:象征着马蒂尔德从前追求的生活是虚幻的,而现在的生活才是现实。
  不可以删去的理由:
  生E:如果没有结尾部分,小说情节一样完整,但人物性格会不同,从而影响了最初的意义。
  生F:去掉这个结尾,玛蒂尔德则是个可鄙的人。小说的主题也只是批判人物的虚荣心理及其给人生带来的不幸,或表现命运的荒谬。
  生G:有了这结尾,玛蒂尔德又具有可敬的一面。玛蒂尔德是一个勇于向命运抗争的美丽女人,是一个找到了真正的生活方式的美丽女人。
  可以删去的理由:
  生H:删去结尾,使小说更加回归生活的本真,生活本来就是平淡无奇,没有那么多巧合。
  教师补充:现代主义小说强调小说要回归生活本真。现代主义作家认为生活本身就是平淡无奇的,没有那么多偶然的巧合。因此小说常采用自然结尾,因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格非《小说叙事研究》)
  现代小说家常讲这样的故事:一位富翁乘船横渡太平洋,在甲板上遇见了一位妙龄女郎。商人对她一见倾心,便设法与她接触。一天晚上,富商和少女来到船头甲板散步,富商在湛蓝的月光下将一枚钻石戒指作为礼物赠给少女。在这位女郎接过钻石戒指的一刹那,由于海风和船体的摇晃,戒指不慎落入水中。这一突发事件使两人郁郁寡欢,行将成功的爱情就此中断。许多年后,富翁再一次乘坐同一条船进入同一片海域。物是人非的惆怅使它对昔日女郎念念于怀,并为自己的运气懊悔不已。就在这时,一位侍者给他端来一盘鱼,富商夹起一块鱼放入嘴中,只听得嘴里格蹦一声。“富商吃到了什么?”“一块鱼骨头”,而不是“戒指”。(格非《小说叙事研究》)
  第三,续写会如何?
  生I:路瓦栽夫人把钱还给了玛蒂尔德,她一家过上了幸福生活。
  生J: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后,深知自己最宝贵的美丽和青春都已不再,一直支撑她的生活意义已失去了守望的价值,不久就遗憾地死去。
  生K:马蒂尔德去世之后,她的儿子长大到一家银行工作,一笔巨额款项却从他的手中不翼而飞,他又重复其母亲的命运而开始承担突如其来的生活重担。
  生L:十年后,马蒂尔德得到真项链后欣喜若狂,于是精心举办了一次舞会,然而在这次舞会上,她失去了主角的身份,在伤心不已的情形下,项链无意中再一次丢失。
  生M:十年后,玛蒂尔德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一天,路瓦栽先生从教育部回到家里,突然他发现在门缝里夹着一封信,她说她已经离开了这个城市,因为她感觉生活很荒唐,很劳累,她要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走走,也许不久会回来,也许永久也不回来了。
  生N:十年后,玛蒂尔德终于还完了债务,她再次走过已经走过不知多少次的当年舞会后回家的那条小路。突然,她发现路边的一个令所有人掩鼻而行的绿水沟里有个闪闪发亮的物体,她由于难得的清闲,所以,将它费尽心思地弄出来,却发现,这正是那条久违多年的项链。望着项链,马蒂尔德久久不语。
  教师总结:马原《在虚构之刀》中概括了小说结局的13种方式,同学们所设计的结尾在以下的6种常见的结尾模式之中:
  (1)大团圆。(好莱坞模式)
  (2)死。如《九三年》。海明威说:一个故事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死亡是最好的结尾。
  I、J两位同学续写的结尾是经典小说的结尾。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圆满性,自足性。
  (3)循环往复。如《百年孤独》。经典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他说……也是这个模式。
  (4)得而复失。如《老人与海》。
  (5)走出叙事人视野。如毛姆的《刀锋》。
  (6)歪打正着。如萨特的《墙》。
  以上几点属于现代主义小说的结尾,主要受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存在主义哲学有几个基本命题: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人就是地狱。K、L、M、N等同学的思路体现了现代主义小说的审美追求。
  最后我就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通过对《项链》结尾的探讨,我们发现,小说结尾的设定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
  即创作理念、意义假设、读者期待。传统还是现代(开放与封闭)的创作理念决定着小说结尾的不同形式;作家创作要考虑接受者的问题,对读者让步与否影响着小说的结尾;小说的意义假设是情节的重要发展动力,也决定着小说的结尾,这是小说动力学的重要观点。
  最后,我以一句话作为本节课的结尾:“一部伟大作品的结尾,不是阅读航程抛锚时铁链的喧哗,而是起锚时那深远的汽笛声!”
  东北师大附中 130021
  
  课堂感言——
  
  以往老师讲小说都是立足社会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发掘主题意义,这次小说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方式,我们参与小说的叙事过程尝试之中,更加深入地体味到小说情节与人物和意义的关系。(东北师大附中文科实验班 李远菲)
  一篇小说值得分析的内容很多,“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这个办法也很好,老师让我们抓住结尾,从而带起对全篇的分析。这个办法对我很有启示,以往我读小说,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去分析解读,参与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解读小说应该抓住一个小切入点,从而逐渐深入展开去分析。(东北师大附中文科实验班 尹卓)
  
  【说课晬语】
  
  作为文艺学硕士生且不久将成为博士生的夏老师,平时就很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他总是自愿地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教《项链》这样的传统经典课文,名师、大家已经多有建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教师能走出新路子吗?何况是在长春市十佳教师的示范课上?我是目睹本课全过程的人,当时又是夏老师的同事,有很多课堂之外的感觉让我有话要说。那时我还做东北师大附中的语文教研组长,我身边有一批爱读书、爱思考的青年教师,夏老师是其中的一位。我们主张上公开课不试讲,不要过于计较所谓的“成功”,还有一个口号,叫做“失败的课更有价值”。我们都看重挖掘文本的同时适机拓展,把文本的解读引上新意义的建构,为学生的语文思维的形成提供平台。于是,夏老师把《项链》从批判现实主义的解读引向现代主义的解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讨论的问题,在问题情境中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适机交代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把《项链》当做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对比的载体,使学生在惯常的、熟视无睹的小说学习中意外地得到了现代主义的知识,又用学得的知识解读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使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在课堂上得以实现,有新奇之感而无枯燥之味。
  (张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