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一套值得借鉴的美国中学文学教材

作者:程 翔




  2004年8月,同心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一套三册)。该书主编张健鹏、胡足青称本书应该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语文教材,是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三部教程(《英语》《拼写》《文学》)之一的《文学》中文节选译本。主编考虑到阅读习惯及篇幅,删去了原教材中的诗歌与戏剧部分,节选部分保留了英文原文。我怀着很大的兴趣阅读了这套教材。掩卷回味,颇有感慨。下面是我的一点阅读感受。
  该教材以美国历史为线索,将美国200多年的历史划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集中体现一个主题:第一部分,文明的交会(开始—1750);第二部分,国家的诞生(1750—1800);第三部分,国家的发展(1800—1870);第四部分,分裂、和解与扩展(1850—1914);第五部分,不满、觉醒与反抗(1914—1946);第六部分,繁荣与保护(1946至今)。美国中学教材多种多样,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也是百花齐放,像这种以国家历史为线索的编排体例,仅是其中的一种。这种体例的优点在于,把文学置于国家进程这样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体现文学参与时代变革、反映时代风貌的特点。这与教材编写者的文学价值观有密切关系。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时代概述,重点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和本时代的文学概貌。然后是课文。每一课的体例是:“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问题指南”“作品积累”。作品正文在“文学聚焦”中,写作在“作品积累”中。“阅读指导”中简介作家生平和创作概况。这样编写,体现了为学生阅读服务的指导思想。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阅读文学名著,离不开时代背景。那种认为可以脱离时代、超越时代阅读名著的观点是不妥的。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作家深深扎根于时代的土壤之中,他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读者阅读这些作品,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跳动着的时代的脉搏,能够从作品中看到历史前进的足迹。对文学名著孤立地阅读理解,必然会伤害作品的肌体,吸收不到作品的精华。这样编写,还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文学解释观。西方解释学解读作品有“重构说”和“效果历史”之争。施莱尔马赫认为,理解就是发现作者的意图,作品的意义是一义性,因为作者的意图是固定不变的和惟一的,我们不断对作品进行解释,就是不断趋近作者的惟一意图,理解就是重构和复制作者的意图。伽达默尔认为,作品的真正意义并不存在于作品本身之中,而是存在于它的不断再现和解释中。“对话理论”的引进,进一步冲击了我国中学阅读教学的传统做法。于是,脱离文本、天马行空的阅读教学盛行开来,并名之曰“创新”。这实在是一种误解。鼓励学生发表原始理解,并不等于抛弃对作品的基本理解。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是教学的依据而不是目标。我们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理应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把作品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美国教材编者坚持了这一基本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这套教材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编写意图。所选作品包括从早期美洲土著文学和英国清教徒的赞美诗到今天活跃在美国文坛上的作家的作品,展示了美国人民奋斗开拓的历史画卷。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时期的作品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富兰克林自传》《独立宣言》《美国的危机》《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在立宪大会上的演讲》《葛底斯堡演说》《第二次就职演说》等,都是深受美国人民景仰的领袖的文章。学生阅读这些文章,将会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豪感,鼓舞士气。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体现统治者的意志,这是任何国家语文教材共同的特点,也是和语文教材一般文学作品读本的显著区别之一。那种轻视爱国主义教育的观点是错误的。当然,选录领袖文章进教材一定要严格把关,好文章不一定适合学生阅读,不一定适合做教材。
  这套教材最有借鉴意义的是课后的“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问题指南”从“文学与生活”的角度要求学生完成“读者反映”“主题焦点”“日志写作”三项任务;从“阅读理解”的角度对课文内容做出基本理解;从“思考”的角度紧扣作品进行“解释”“联系”“推断”“得出结论”;从“评价”的角度对作品作出评判;从“文学聚焦”的角度结合作品深入理解文学手法。之所以叫“指南”,是因为问题设计中暗含了解题思路,体现了设计者的意图。每一篇作品后面的“问题指南”都是这种类型的设计,表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阅读教学模式。“作品积累”主要是布置写作任务,叫做“微型写作”,重点包括“写作技巧”“构思”“写稿”“修改”。美国中学生如果要认真完成写作任务的话,负担并不比我国中学生轻。
  “问题指南”突出的特点是:一、在读者与生活、作者、时代、作品之间建立联系,调动学生的原始感受,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比如阅读了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节选),要完成的问题之一是:“在一条河船上工作对你来说有吸引力吗?解释原因。”这个问题使得原本与读者没有任何关系的作品变得有了某种联系,读者再也不是局外旁观者了。这种设计体现了精湛的教学设计艺术。大家知道,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对课文往往持无所谓的态度:课文好也罢,孬也罢,关我什么事?人生在世,学它也罢,不学它也罢,又能怎么样?完全是一个局外人。高明的教师善于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对自己的益处,进而将课文变成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灯塔,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的组成部分,学生欲罢不能,非学不可。“在一条河船上工作对你来说有吸引力吗?”这个问题就具有这样的作用。“解释原因”则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依据。不管它对学生有没有吸引力,学生都应该结合马克·吐温描写的时代特点来加以解释。所以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就是:“吐温童年时代的志向怎样反映了在新边疆定居得以发展的美国人对扩张和冒险的渴望?”第三个问题是:“假如你生活在马克·吐温的那个年代。记下你对于可能吸引你的工作机会的看法。”这是一道开放题,对于调动学生的想像力有益。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问题离课文本身远了一点,别着急,下面的阅读理解问题就紧扣课文了,不认真阅读课文就无法回答。
  阅读理解
  1.吐温和他童年伙伴的一个永恒的志向是什么?
  2.哈尼堡的人对于蒸汽船的到来有什么反映?
  3.(a)那个年轻的见习轮机手的船发生了什么事情?(b)其他男孩有什么反映?
  解释
  1.吐温通过对于小镇和镇上对于蒸汽船的到来的反映的描述,传达了什么印象?(解释)
  2.吐温对于蒸汽船的描述怎样反映了他童年时希望在蒸汽船上工作的渴望?(分析)
  3.你会怎样描述其他男孩对那个见习轮机手的态度?(推断)
  应用
  4.你认为吐温对于密西西比河的热爱对他在写作上的成功做出了什么贡献?(综合)
  扩展
  5.今天的什么职业在浪漫和冒险方面能和在19世纪成为一个在河船上的领袖相比?为你的回答做出解释。(职业连线)
  可以说,每一个问题设计得都很精彩,这样的语文课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不光练习设计得好,选录作品的原则也值得我们借鉴。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都值得仔细揣摩,细心品味。比如节选的亨利·大卫·梭罗的哲学散文《瓦尔登》(节选)中,可谓字字珠玑。下面选录两段,以飨读者:
  我到森林里去是因为我想要从容地生活,去面对生活的本质,看看我是否无法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并且在我死去的时候不会发现我不曾生活过。我不想过不是生活的生活,因为生活是那样可贵,我也不愿一味顺从,除非那是十分必要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