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珍爱生命,崇奉自然”也是一种人道主义

作者:陈永祥




  陈永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1947年生于安徽。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著述有:《外国文学新编》《外国文学简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论文数十篇。
  在我国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学派可以说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代表。庄子,无论在哲学思想还是在文学创作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他的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庄子》,被看成和屈原的《离骚》比肩“双璧”的文学杰作;而作为哲学著作的《庄子》,对后世众多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被后世的道教尊奉为《南华经》而顶礼膜拜。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研究和评价,长期以来也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近十多年来,《庄子》中的一些文章,已然从高等院校的课堂渐次进入到高中语文课本。这一现象在昭示我们:应该对庄子哲学思想进行积极而深入的探究。
  
  一、如何认识庄子哲学思想的本质
  
  现行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大多收进了《逍遥游》《养生主》《秋水》等篇文章,人教版高中教材甚至选用了鲍鹏山先生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但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能够正确和深刻理解这些文章哲理的老师,恐怕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没有弄懂。很多老师都在庄子笔下塑造的各种各样奇妙形象中苦思冥想而不甚了了,在他的无数上天入地式的非凡想像中绞尽脑汁而不得要领……我们的老师确实很困难!这些困难一方面源于中学语文教师的“哲学贫困”,另一方面也因为庄子哲理散文确实不易理解。他们需要帮助!这里,打算就高中教材中几篇重要课文谈谈庄子哲理散文的教学,以冀对老师们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自身修养有所帮助。
  其实,庄子这些哲学文章的写作目的,概要地说,都是为了从理论上诠释他社会行为的合理性的。
  庄子所生活的时代属于战国中后期。据马叙伦先生的考证,他生卒于公元前369~前286年,和孟子同时,但两人的思想主张却相去甚远。孟子所代表的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有所作为,以改变社会现实;而庄子的道家则主张消极避世,无所作为,以和社会现实保持相当的距离。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政治主张其实都是根源于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朝不保夕的残酷社会现实。只是(也只有)庄子清醒地认识到,在这种毫无理性和人道的现实中,用一种纯粹理想化的政治理念和主张,哪怕是再逻辑严密、玲珑剔透的理论和措施(如孟子的“王道”主张),去感化和说服那些铁了心、红了眼,一心要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的各国君主,要他们放弃杀戮,还和平于百姓,无异于与虎谋皮!绝不可能达到目的。彼时的当务之急是保全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庄子所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哲学论证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诠释、证明这种保全生命行为的合理性。
  以《养生主》为例,这是一篇集中表现庄子人生观的纲领性文章,收在《庄子·内篇》的第三篇,其内容比较可靠。而且这个排序,就说明了它在庄子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可以这样说,《养生主》实际上是庄子全部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养生主》题目的意思,就是保全生命,就是养息人生的要义和原则。文章开头一段话,是全文的主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里有两层意思,头一层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年寿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错误和危险的。而把这种行为当做一生奋斗目标,以此为智,以此为荣,那更是错误和危险的。庄子在这里首先确立了一个理论基点: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故而应该加以珍惜和宝贵,不应该用如此宝贵的生命去追求那充满错误和危险的知识,进而企图改变世界和社会。人们的首要任务是保全和养息自己的生命。这个基点就是构建庄子全部哲学体系的核心;第二层意思是如何保全和养息生命。庄子认为应该采取一种“顺乎自然,遵循中道”的处世原则,即“缘督以为经”,则可以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人生目标。“缘督”是遵循中道,“经”是永恒原则。这就是“养生”的“主”。对于“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历史上各家有不同的解释。我认为,这是庄子对“缘督以为经”的具体阐释,意思是,不去追求世俗的功利,对世俗社会所公认的荣辱、毁誉、名刑要无动于衷,坚持“养生”的处世原则。
  《养生主》用了四个寓言故事来论证庄子的“养生”原则,其中“庖丁解牛”最重要。庄子借庖丁解牛的故事,生动地比喻了人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保全自己生命的道理。一个解牛的厨师,用一把刃薄如纸的厨刀,解了数千头牛而不伤其刃,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了解牛的骨骼结构而游刃其间。一个人如何在充满危险和灾难的乱世中保身全生,不受伤害?关键在见识!在智慧!要使宝贵的生命远离威胁,免除伤害,就要认清形势,看透社会本质,运用智慧,千方百计,使生命周旋于这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之中,而得以保全。这里要强调的是,许多老师往往忽视了文章隐含的一个前提,就是人何以要“保身”,要“全生”?那是因为它受到了威胁,受到了伤害。这威胁和伤害是来自于使无数生灵涂炭的战争,来自于各色统治者趋之若鹜的政权。这正是庄子深恶痛绝、并大声疾呼告诫人们要认清、要远离的东西!
  又如《秋水·百川灌河》,关于这篇课文的主旨,不少人都认为是讲宇宙世界的不可知。在广大无穷的宇宙中,人的认识能力要受到主客观种种条件的制约,因而是有限的,不可能认识整个世界。但我认为,选作课文的《百川灌河》这一段,讲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庄子在文中设置所谓黄河河神与北海神海若那段著名的寓言式对话,依次谈到黄河涨水时“两 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的泾流之大,再到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的海水之大,从四海之大,中国之大,谈到天地之大,最后来衬托个人在人类乃至天地之间的渺小,“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从而指出,“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于马体乎?”但他接着笔锋一转,由此延伸类比到“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注意,这个“尽此矣”,是全文思想内容的核心,关键句!庄子一连用了四个“所”字结构句,“所连”“所争”“所忧”“所劳”,直指战国君主们所拼命争夺的政权和天下,全都不过像马身上的秋毫末梢一样微不足道!根本不值得人们如此热衷,更不用说为攻城略地、争夺政权而赔上宝贵的性命!君主们所热衷的政权和天下,对于老百姓来说,只不过是灾难而已。它表现了庄子对社会现实极为清醒的认识。庄子并且认为,伯夷用辞去政权的手段以博得义名,孔丘以谈论管理天下而被公认渊博,这都非常可笑。读懂了这一段话,才算真正弄懂了庄子这篇文章的主旨和用意。
  再看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文章引用《秋水》中第五个寓言故事,即庄子与楚威王使者两大夫之间的对话,从而生发出对庄子的人生观和哲学美的一番议论。据说这篇文章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像作者这样评价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否过于“现代化”了。这点我们姑且不论。庄子在《秋水》中的这段对话,其实谈的也是珍视生命,珍爱人生,不要为统治者的政权和战争卖命的道理。庄子拒绝楚威王邀他加盟政府担任宰相的请求,并且拿泥水中的乌龟来举例:“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然后斩钉截铁地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就是说,“人愿意自由自在地活着,而不愿意去死。”庄子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了这个世界上最真实最深刻的哲理。同一件事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庄子说:“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勿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司马迁深得庄子思想之真谛,故而加以发挥,把他拒绝与战国君主们合作的政治态度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不被统治者所利用,终身不做官!”显现出庄子特立独行的高洁志向。这种发挥也是很“现代化”的!只是太史公将灵龟改成了牺牛!不过我认为,与其把庄子这段对话看成是一种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政治立场,还不如把它看做一种珍视生命的人生观,这更能表现他的精神价值取向。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