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定位”要准

作者:张春莲




  从谭敏老师的《有关〈诗经〉,有关爱情》的教学案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设计是新颖的,课堂反响是热烈的,达到了课前教学定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的人生观、爱情观以及青春期心理教育”。在阅读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对进行深入讨论所作的诱导和努力,如同看到了初中学生面对“爱情”这一敏感话题由不敢触及到“羞涩”再到热烈探讨的全过程,也为他们师生之间其情融融、其趣浓浓的气氛所深深感染。我们相信,经过这样的启发、诱导和探讨,势必会对即将进行的《诗经三首》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但是,在受到感染的同时,又觉得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教学似乎太单薄,似乎缺少些什么。诚然,对于一篇课文的理解和处理,由于教师的阅历不同,学生的认知不同,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从这些方面看,教师是做到了。可是,对于《诗经》的学习,学生是初次接触。《诗经》有着丰富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大量运用赋、比、兴和重章叠句的方法进行叙事和抒情,因此,教科书把学习重点定为“学习时要把握诗的思想感情,体会它们在语言上的特点”。《诗经三首》虽然都是名篇,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不都是“表达爱情的名篇”。比如其中的《君子于役》,写的就是一个妇女对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以反映人民对当时沉重的徭役和频仍的战争不满的主题。而且,这三首诗歌,无论词句或内容都不太好理解,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应该围绕这两方面进行,不应只要求“看看在30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理解爱情,表达爱情的”。如果确实如谭老师所说为“调节学生情绪”,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才从探讨“爱情”切入,我认为,还不如用第29课《陌上桑》更恰当一些。这篇课文叙事性强,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学生讨论起来会更热烈一些,更深刻一些。
  除了感到单薄,还觉得这样的探讨如果作为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似乎更恰当一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围绕“爱情”这一话题,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从生活中找例子,或从小说和课文中找依据,还可以写文章谈体会,进行分析和论证。比之课例所谈对学生的教育会更深刻些。
  每堂课的设计——亦可说“定位”,都会有一定的度,深了浅了都不会完美,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谭老师的这节课,如果作为课前导入似乎有点多,倘若当做专题课,又有些少和浅。那么,怎样“定位”才合适,确实还要多思量。
  山西教育厅教研室 0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