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对“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作者:王荣生




  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一线教师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无论在教学实践还是在理论研讨中,教师们往往将改革看成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但研究表明,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探索作用有限。我在《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4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教学方法实际上有四个层面:教学方法的原理,即“教学方法观”;教学方法的技术层面,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即“学科具体教学法”;教学方法的技巧层面,即“教学技巧”。语文教师所谈论的“教学方法”,多数是在操作层面,关注的是“语文教学方法”。而在操作层面,教学方法与特定的教学内容相聚合,它受制于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归结为教学内容。本文是在“全国‘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现场研讨会”上所作报告的节选(由浙江江山中学吴根华老师整理),但对促进从教学内容的合宜性来考虑教学方法的适宜性,我以为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一
  
  先说说对“非指示性”教学的理解。首先,“非指示性”教学,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根据手头的一些资料,我觉得郑逸农老师等提出“非指示性”教学,要解决的是以下四个问题:
  (1)教师、教材主观地设计了一些课堂教学的内容。一个“比喻”要教十二年,为什么要教十二年呢?是主观的设计。(2)一个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给出教师的标准答案。(3)课堂教学过程主要还是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4)教学的方法(主要是公开课),还是一种表演性质的,在一堂课中学生配合老师去完成教学目标。
  “非指示性”教学所面对的是上面的四个问题,它所试图解决、反拨的,就是这样四个方面。我们在理解、判断“非指示性”教学的时候,要弄清它所面对的是什么问题,讨论的时候我们要根据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讨论。当然,这四个问题,大家看到,有不同的解决思路。郑逸农老师他们选择了“非指示性”这样的“教学方法”。
  第二个理解是:“非指示性”教学目前所取得的成效。按照会议所发的材料,我大致整理了三个方面:
  (1)理论研究的成效:主要是从教学方法到认为是一种教学理念,从2000年到2004年有这样一个理论上的发展过程。(2)课例的积累:“非指示性”教学积累了一些获得相当好效果的课例,这些就代表着它所取得的实绩。(3)是在文章和课例当中所体现的一种教学的操作程序(从一般教学方法来认识)。
  也就是说,现在对“非指示性”教学探讨的重点放在教学方法上。郑逸农老师开始提出的“六步”(自读—定向—研读—讨论—交流—引导—反省),这个教学程序后来有所变化。其他的老师也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崔国久老师后来提出了这样四个“方面”:自由阅读—获得感知与问题—讨论交流—教师补充发言,这也基本上是从教学方法着眼的。
  以上是我对“非指示性”教学的两点理解。对“非指示性”教学的讨论,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的答案”是原理层面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流程包括教案的制作方式,是技术层面的教学方法;所主张的“体验性阅读教学”,是操作层面的教学方法;技巧层面以郑逸农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代表,体现了教师的整体的素养。这样,就构成了一堂具体的课。
  对“非指示性”教学的质疑,涉及四个方面。而我们老师关心的主要是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学习目标的问题,要不要目标?二是关于指示的问题,要不要指示?这都是源自教学方法的角度。另外两个问题我在这次会上没有听到,但在文章里面我看到了,方智范教授和韩军老师他们有两篇文章,主要是从内容上来找问题的:要不要答案?怎么来体验,什么叫体验教学?
  现在看来,“非指示性”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教师们的质疑也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大家共同关注的是“非指示性”教学的方法,这当然有其意义与价值。但是我个人认为,研究和讨论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如果要对“非指示性”教学方法的问题有一个相对合理的理解,可能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入手更为有效。
  
  二
  
  对“非指示性”教学今后的研究,我想提三点建议:(1)立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高度。也就是说,不仅仅着眼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主要的是立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2)立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流派。(3)立足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主要展开说的是第一点。
  所谓“立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高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入手: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从这一角度我来讨论语文“非指示性”教学“两不”的含义——“不指示学习目标”是什么含义?“不指示问题答案”是什么含义?
  (一)关于“不指示学习目标”
  理解“不指示学习目标”,首先要澄清“目标”这个词的含义。目标是教学内容掌握的质量标准。一堂课下来学生所掌握的结果是什么,对这个结果的描述就是目标。但是我注意到,在对“非指示性”教学的讨论中人们对“目标”这个概念的把握是在变化的。张华教授的《课程与教学论》把目标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行为目标”,规定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往往是事先规定的。这是“行为目标”,又叫“教学性目标”。与“行为目标”相对的,是“生成性目标”。“行为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怎么区别呢?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行为目标”是在教学之前规定了的,“生成性目标”是在课堂教学当中产生的。第三种类型是“表现性目标”,它与“教学性目标”相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教学性目标”,是每个学生共同掌握的;“表现性目标”,强调的则是在课堂中学生多元的收获。在一般课程与教学论里,对“教学目标”这个词,是有不同理解的。
  那么,我们在讲“不指示学习目标”时,用的是什么含义上的“目标”呢?芽“不指示学习目标”,它的一个含义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之前不事先、不外在、不主观地规定一个目标,而是在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的现场来产生一个目标。对这个话,有的老师可能一时难以理解。事实上在讲“生成性目标”,在讲“目标”在教学中生成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取消了“目标”这两个字。提倡“生成性目标”的斯滕豪斯就说过:“目标”这两个字,是个累赘。他用另外一个说法,叫做“过程原则”。我觉得与其说“不指示学习目标”,在我们语文教学里面可能不如说是“不指示教学内容”。我们原来老师上课的时候,这堂课教什么,事先有一个方案、有一个确解。现在所谓“不指示教学内容”是什么含义呢?下文我会谈到,事先也是有方案的;但是这个方案不直接拿到课堂里面去教,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有所选择、有所改变,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在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所谓“不指示学习目标”,我理解就是这样两层含义:
  第一,教学内容是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的——而我们过去是主观的去设计一些教学内容。
  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在师生的互动中随机展开的。
  现在教那个,下面教什么呢?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而不是根据教师事先的预设——现在我教这个,下面我就要教那个。它要针对学生的情况。“不指示学习目标”,在我们语文学科里面,大致的意思是“不事先指示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事先指示,最终达到的结果显然也就不能事先估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不指示学习目标”。
  “不指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教学的内容是在师生的互动中随机展开,那么“教学内容”由谁提出来呢?我觉得这是一条线:
   由学生提出——师生碰撞——由教师提出
   由学生主导——师生互导——由教师主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