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例说

作者:赵大鹏




  常听老师们、考生们谈及古诗鉴赏总复习训练效率低下——做了那么多练习,见不到满意的效果。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十分有必要对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的特点做一番分析研究,弄清楚古诗鉴赏试题的特点,就有可能找到提高古诗鉴赏总复习训练效率的途径。
  首先要研究入选高考试卷的古诗文本具有怎样的特点。选整首诗设题,明确考查古诗阅读能力,始于1994年。截至2003年,这10年间,8年选的是唐诗,一年选词(1995年),一年选曲(1996年);除1996年所选《双调•蟾宫曲》作者阿鲁威外,作者大多是考生熟悉或有所了解的,如:李白、杜甫、王维、元稹、刘禹锡、韦应物、李清照;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4份试卷,古诗文本分别为中唐诗人张籍的绝句《秋思》,北宋诗人晏几道的词《鹧鸪天》,北宋诗人宋祁的词《木兰花》(玉楼春),五代欧阳炯的词《江城子》,文本以词为主,作家是多数考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
  该怎样概括入选高考试卷的古诗文本的特点呢?我想至少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其一,入选的古诗,意象清晰,情感健康,语言哓畅,易于理解,偶有晦涩难解之处,或加必要的注释,或设题时干脆避开;也就是说,命题者坚持选择高三年级学生阅读水平能够驾驭的古诗文本,坚持选择能够有效地考查出理解鉴赏能力并能够恰当地区分出应有的能力层级的古诗文本。这个定位是科学的。其二,尽管有些作者课本中没有出现过,但并不影响对其作品内容、语言、技法的理解鉴赏,也就是说,命题者没有从“知人论世”的难度选择和处理文本,而是以能够考查初步的理解鉴赏能力作为选择和处理文本的标准,这个定位也是科学的。其三,古诗鉴赏考了十多年,文本选择逐渐向体裁多样化发展,诗词并重,兼顾元曲;作者范围也逐渐扩大,大约凡属重要诗人都应进入备选视野。这个走向是古诗鉴赏试题发展的必然。还需要强调一个认识:入选高考试卷的古诗文本要尽量少有、力求没有阅读的背景障碍。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有在考生们读得懂的前提下,才谈得上鼓励考生充分发表个性化见解,才谈得上区分鉴赏水平的高与低,才谈得上区分才华横溢与愚钝平庸。
  谈到这里,总复习训练中该怎样选择古诗文本的问题应当解决了,不能认为随便拿来一首诗就可以设题训练,“力求没有阅读的背景障碍”,同样要作为总复习训练设计的原则。尤其不能选有时代背景障碍的作品。例如,宋代禅风盛行,影响到诗坛,以禅说诗,以禅语入诗,追求“禅趣”成为时尚,一些大诗人也乐于此。陆游《夜吟》诗云:“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以参禅之“顿悟”,喻诗歌创作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对中学生来说,越过这样的背景障碍是困难的,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此外,专写绮罗香泽、风格香软丽密如西昆体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风格生涩奇僻的江西派诗等,选择文本时也要费些斟酌。
  不过,测试文本完全没有背景障碍是很困难的,哪位诗人写诗也不是为了高考做文本。这就涉及我们要研究的另一个问题:怎样阅读进入高考试卷的古诗?读到什么程度就算读“懂”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也只能从研究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的能力立意入手。研究2004年古诗鉴赏试题的能力立意,我们不难看出蕴涵于试题中的如下导向。
  1.有的诗,命题者要求考生在读懂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把握住关键意象并做适当阐发,河南、河北等六省试卷中《秋思》(张籍)的试题就体现了这个要求。
  
  秋 思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试题: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寻常”细节,正是这首诗中的关键意象,试题要求“析”而不是仅仅“指出”“找出”这一“寻常”细节,这个“析”字正是命题者对阅读这首诗规定的质量要求,会“析”,能“析”得有根有据有见解,就证明读懂了。不少考生用空泛的“思乡”作答,缺的正是阐发诗中关键意象这一基本功。
  2.有的诗,命题者要求考生理解诗作的局部内容,并能够按照要求展开分析,发表见解。诗作的其余内容是否能够读懂,不影响完成试题。吉林、四川等五省市的新课程卷中《木兰花》(宋祁)的试题就体现了这个认识。
  
  木兰花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试题:这首词的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从试题的设计看,要求考生能够就“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写得好不好发表见解,是命题者对阅读这首诗规定的质量要求。试题提示该词上阙是描写春色的,一方面是考查能否读懂景物描写的方法和层次,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提示考生要紧扣在描写春色中的作用和效果对“闹”字发表见解。可以说,借这首《木兰花》,考的其实主要就是对“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名句的鉴赏能力,词的下阙读不懂没有关系,真读懂了也和回答问题没有什么关系。“肯爱千金轻一笑”,写挟妓游春的心绪;“且向花间留晚照”,抒发的是对风流艳遇的感喟……时间的遴选,这些浮词艳语几乎被淘尽了,留下的是闪耀着智慧与才华光辉的佳句,宋祁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美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从鉴赏能力考查的角度看,这类名句本身就是绝好的文本,出自哪首诗词,这首诗词还写了哪些内容,可以不用过多考虑;能够鉴赏这类名句,并且能够把鉴赏所得恰当表述出来,已经标志着具备较高的鉴赏能力,诗中其他内容是否读懂就往往不在考查视野之内了。
  这一命题立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确保古诗鉴赏试题应有的档次和品位,有助于拓宽选择文本的范围,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扎扎实实积累名诗名句上下功夫。
  3.有的诗,命题者要求考生能够借助应有的知识储备把握诗的基本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广西、海南等五省试卷中《鹧鸪天》(晏几道)的试题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试题: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中的“翠微”,考生未必能懂,“十里楼台倚翠微”所描绘的景物也就不甚了了;“取次”,意思大约也难准确把握,“不似流莺取次飞”的含义和作用也就不容易理解了;是谁“惊梦觉,弄晴时”?能够正确理解的也不在多数,但这些都不影响正确回答问题。试题是紧扣杜鹃啼叫这个意象设计的,杜鹃啼叫,是这首词中的关键意象。杜鹃啼叫的文化内涵,高中生应当了解,即使语文课上没有学过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杜鹃啼血”“不如归去”等有关知识也应当知道。知道杜鹃啼叫这个意象的含义,就能够回答试题,也就符合命题者对阅读这首词规定的质量要求。可以这样说,命题者借这首词考查的其实是考生应有的知识储备,即高中生应当具备的诗歌知识素养。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家道中落,晚年穷困落魄。他的词多数抒写家道衰败以后的心情,充满了对往事的低回追忆,风格委婉,情调感伤。读这首《鹧鸪天》,能够理解“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摘自试卷“答案”)当然仅仅是基本的粗略的浅近的理解。不过,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正是“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能够达到“答案”规定的水平,就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了。命题者不给“翠微”“取次”加注释,设题也回避这类难点,大约正是基于考查“初步鉴赏”能力这一命题立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