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语文素养”模型的冷思考

作者:喻 玲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文素养”这个全新的概念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被提了出来。随着课标的推行,一方面,“语文素养”像个时髦又讨好的“标签”被到处粘贴;另一方面,这样一个核心概念缺乏明确解说,更没有称得上定义的严密逻辑界定。于是,“语文素养”变成一个无边无底的“框”,隐约无形的“框”,因对其外延的不确定和对其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这个“框”盲目扩张,“语文素养”逐渐模糊泛化成“文化素养”。如此“大杂烩”式的混杂物何以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何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方向?
  近来,课标制订者又提出“语文素养”教育模型,指出“语文教育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由‘知识利益’模型转向‘能力利益’模型发展的阶段”,并认为“课标系统地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就是立体建构了‘语文素养’模型”,宣布“‘能力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大声疾呼“我们要‘超越时代’”……
  我国语文教育真的经历了所谓“知识中心”和“能力中心”两个阶段吗?“能力中心”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吗?抑或根本就不曾真正到来?提了三个维度就自然立体了吗?……面对种种疑惑,让我们暂且抛开“超越时代”背后隐藏的浓重的后现代色彩,也暂不追究前两种教育模型的概括是否准确(事实上是值得商榷的),只让我们聚焦那新提出的“语文素养”的三维模型,对它细细端详一番。
  1.模糊的“知识与能力”。参照总的课程改革纲要和其他各科的课程标准,发现对于一维的提法都是“知识与技能”,偏偏语文课标将“技能”改为“能力”。有一点教育常识的人都应了解“知识与技能”是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的学科教学内容“双基”,而到今天,语文课标的制订者们竟然“技能”“能力”不分,实在叫人难以理解。
  再者,课标急于肃清所谓“知识中心”带来的消极影响,便提出不要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重视学生的“悟”。殊不知,“悟”属于习得范畴,是学生自己的事,语文课程应立足于学得,这才是专业教师职责!让学生自己“悟”,要语文课和语文教师何用?况且,有些知识如字的写法、读音、检索的知识等一言即明,何不直接告知学生,而要遮遮掩掩地等待学生去“悟”呢?只怕有些知识是学生穷其一生都“悟”不出来的啊!这样“悟”下去,语文教学将永远走不出费时低效的尴尬境地!如此故弄玄虚,于师于生都是“精神浪费”!
  此外,由于过分担心语文教学走上“纯工具训练的‘羊肠小道’”,课标对“训练”一词讳莫如深,死盯着确实存在的不当的训练、歪曲的训练,而对科学训练带来的高效率却视而不见。症结的关键不在训练本身,而在人,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整体感悟”是永远代替不了科学的技能训练的!
  2.费解的“过程与方法”。“方法”的提出是上世纪80年代修改大纲以来的进步,就语文而言,方法的主体应是言语活动和学习语文的方法。然而,“过程”是个什么东西?能与“方法”并提吗?“过程”起码是有目标指向的,它如何成为目标模型中的一维?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哪一项离得开相应的活动“过程”?如果“过程”真是目标,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判断其是否达到?难道参与了过程,就算达到了这一目标?参与本身存不存在个体程度差异呢?如何评估?这些问题实在令人费解,无怪乎课标制订者们自己都承认在此问题上经过了痛苦的“洗脑”,但这样的“洗脑”恐怕是越洗越糊涂,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3.虚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上层建筑,确实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是高层目标,是所有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共同目标。若作为教学原则或注意事项,指出在语文教学进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实是“虚远的教学目的淹没切近的教学目标,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价值……造成课堂教学的无序涣散”(张友慈《目标——教学的最高基准点》,《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3期)。在单独设科逾百年的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将各学科的共同目标混同于语文课程目标,实属自作多情。这里是《语文课程标准》,不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通用标准。请用有限的篇幅和笔墨来挖掘和凸显语文的个性吧,否则,语文就没有单独设科的必要了。
  由上可见,混杂的“语文素养”衍生出混沌的“语文素养”教育模型。所谓语文学科的三维目标,实际上是不分学科、跨学科的目标,而且三维平列,各自地位及相互关系不明,也是整个模型的重大缺陷。
  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为语文素养“正名”,使三维关系“言顺”,已成为当务之急。
  如要沿用“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则必须进一步明确其核心应该而且只能是语文能力,即言语交往能力,只能包含言语活动本身的构成因素,至于语文能力体系以及语文能力的培养模型建构则有待深入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论述。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33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