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于接受别人的忠告



  世外桃源平息无波的生活是人人所向往的,然而人世间果真有这种生活存在吗?这只不过是大诗人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和追求罢了,没有人愿意自寻烦恼。但是在人生中,总是蕴藏着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它,寻求解决之道,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在性格或在待人处事方面,难免有不曾发觉的死角或是一时疏忽。若在此时,有人提醒我们的缺点,我们应衷心感激。所谓朋友之道,贵在劝导忠告。“忠告如雪,下得越静越长留心田,也越深入心田”(瑞士,希尔泰,《书简——友情》)。忠告是别人送给你最丰富的礼物。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受谏,则圣;木受绳,则直;金受砺,则利。”(孔子家语)。然而现代社会,能够直言不讳地指责他人缺点者已日渐减少。无论是你的上级、长辈或同事,大都不愿意冒着使别人恼恨的危险去忠告别人,而都抱着独善其身的态度漠视一切,追究其原因,如果人人皆能诚恳、虚心地接受别人的忠告,而且人人都期待他人的忠告,则这种现象又如何会出现呢?平心而论,真正能够苦口婆心地劝告我们,指责我们的人是谁呢?不外乎父母、师长、兄弟、妻子、朋友或子女等。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希望我们在人际关系上更圆满,在事业上更成功。但是,忠言逆耳,大多数人对于忠告总是有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原有的密切关系破裂。从某种程度上说,忠告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不顾后果提出忠告者,一定是对我们怀有深厚感情之人。一个从来不曾受到他人忠告的人,看似完美无缺,实际上可以说他是一个毫无良好人际关系的真正孤独者。
  由此看来,受到忠告说明你周围有人在关心你。“不闻不论,则智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汉,荀悦,《申鉴》)但是,若接受忠告时的态度不够坦然,则将会使你的朋友弃你而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忠告者也能从你的态度中得知你是否是一个坦诚的人,或是个骄傲自大的人,或冥顽不灵的人,进而影响对你整个人格的评价。一个谦虚上进、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是个能够接受任何善意建议的人。如此,即使是与你只有点头之交的人,也将乐于对你提出忠告。
  具体而论,接受别人的忠告,应把握以下几点:
  1.要“照单全收”
  忠言必须“照单全收”,不管正确与否,事后再慎加选择,切莫拒绝,更不能当场轻下诺言。很多人受到忠告,但只有智者才能从中得到裨益。
  2.诚恳地道歉
  “啊!是我疏忽了,十分抱歉,今后一定改进。”“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请你原谅。”如能诚心地道歉,对方一定能原谅。
  3.不逃避责任
  别人忠告你时,如果你用“但是”、“不过”、“因为”等词一味地辩解,或急欲掩饰过错、保护自己,只会使你的过失更加严重,使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而无法寻找正确的解决之道。
  4.不强词夺理
  有些人在犯错误之后,受到长辈的指责,非但不思悔改,反而理直气壮地陈述自己的不正确的理由,说什么“你也曾年轻过呀!难道你年轻时就那么十全十美从没犯过错误吗?”如此的态度将使长辈甩袖而去,再也不管你的事了,这对自己有害无益,而且将会阻碍你人格的发展。
  5.不自我宽恕
  许多人遭到失败时,总是找许多理由和借口来宽恕自己,或认为不是自己能力不高,而是时运不济等等。如持这种态度,则最终仍将无法克服自己的缺点,而使自己更显孤独。对于别人的忠告不要默然置之,必须表现出乐于坦诚接受的态度。
  6.对事不对人
  对于别人的忠告,应仔细反省其所指责的事物,而绝不应该耿耿于怀。敞开胸怀接受批评,彻底反省、思过、改进,接受忠告并善加活用,使他人的忠告成为自我成长的原动力,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应持的正确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