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东野圭吾 > 名侦探的守则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五 | |
|
|
鱼泽家与蛸田家正好相反,男主人早逝,家族一切事务都由女主人鳍子掌控。鱼泽家的公子锅男则是一脸傻愣愣的,毫无主见,在我们面前也毫不避讳地直称鳍子为“妈咪”。 “我是觉得透过这桩婚事,多少能帮上那个家道中落的蛸田一些忙吶。”鳍子“喔呵呵呵呵”地笑着道:“我们家锅男又不是非他家女儿不娶,要不是我听说蛸田在金钱周转上有些困难,加上他那样苦苦哀求,我也不好见死不救,只好让我们家锅男委屈一下喽。” 关于命案,鳍子母子也都说他们与死者贝本素未谋面。 第一天的搜查就这么毫无斩获地结束了,我们警方下榻于岛上唯一的旅馆,当然天下一也住那儿。到了第二天—— “不、不好了!不好了啊!”旅馆走廊回荡着超大分贝的喊叫,紧接着我的房门被打开,岛上的巡察直直冲了进来,“警部!不好了!出现第二名死者了!” “甚么!”我一跃而起。 第二起命案现场是海岸边的大石下,死者是一名寡妇,叫做海老原海胆子。从尸体外观分析,很显然是被灌了毒药中毒而死,怪的是尸体呈现的死状——海老原海胆子身上盖了一床旧棉被,头部下方还垫了个枕头。 “搞甚么啊!这是在玩甚么巫术吗!”我不禁怒吼。 “莫非……”我身旁的天下一低喃着,接着从皱皱西装的内袋掏出一本看上去颇廉价的小册子翻了起来,“果然,和我想的一样……” “怎么了?” “大河原警部,请看看这个。”天下一将翻开的小册子递到我眼前。 那小册子原来是一本书,书名是《凸凹岛的历史》,而天下一翻开的页面记载着一首歌谣——<凸凹岛摇篮曲>,歌词如下: 十个小童子,一起去吃饭。 一个人噎到了只剩下九个。 九个小童子,一起来熬夜。 一个人睡过头只剩下八个。 八个小童子,一起出港去。 一个人没回港只剩下七个。 人数七个、六个地一直减少下去,最后一段歌词则是: 一个小童子,一个人独居。 准备结婚去却一个都不剩。 读到这里,我抬头看向天下一,“喂……,这不就跟……” “是的。”侦探点着头,眼神闪着光彩,“两起命案都是依照这首摇篮曲进行的。这次的事件,就是所谓的‘童谣杀人’!” “童谣杀人”——这样的命名不知是否适当,不过在古今东西的推理小说中,这类型的作品倒是为数不少。其公式简单来讲就是,凶手依照童谣、数数歌或诗词内容进行连续杀人。也因为借拟诗文意境进行犯罪,这类作品又被称为“附会杀人”类型。 “日本最有名的作品应该是《恶魔的××歌》吧。”天下一抽离故事主角身分说道。 “是啊,听说当中那首童谣还是作者自己创作的,所以只要顺着故事发展把歌词写出来就成了。比起来,还是配合现实既有歌曲来撰写的推理作品比较有难度,像该作者所写的另一本《狱X岛》就用上了古时的歌谣。” “某位世界知名女作家的某作品里,也利用了童谣<鹅妈妈组曲>呀。聚在岛上的十个人,一个个依着歌词内容遇害,到最后一个也不剩……” “嗯?这么说来,那首鹅妈妈童谣和这次的<凸凹岛摇篮曲>很像耶!” “你也发现啦。”天下一咧嘴笑了,“作者这次好像有抄袭之嫌哦。” “怎么有这种人啊!”我的脸上难掩厌恶之情,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过我倒是很讶异这次会用上‘童谣杀人’的梗。” “是啊,一旦用上童谣,收尾时可就伤脑筋了。” “嗯,重点在于必须向读者解释凶手为甚么要照着歌词杀人。就作者的立场而言,或许加入费心设计的童谣是为了让故事高潮迭起,但要是在最后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就不过是个虎头蛇尾的作品罢了。” “过去这类型的作品,作者都是如何解释凶手的动机呢?” “有些凶手的动机是向多人复仇,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童谣通常是凶手拿来恐吓下手目标的工具;好比那首歌对毫无关系的人来说不痛不痒,但对于凶手与其下手目标来说,却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下手目标只要得知先前遇害者的状况,就心知肚明自己迟早会被凶手盯上而心生恐惧。另外也有些凶手的动机是栽赃,只要依照童谣内容犯罪,便能陷害与那首歌关系匪浅的人了。” “原来如此,这些动机的确还算合理……”我盘起胳膊点点头,接着抚着下巴的胡碴说道:“……但还是有点牵强吶。” “是很牵强啊。”天下一也同意,“要依照歌词内容杀人,其实是很麻烦的。还要布置尸体呈现样貌甚么的,要是哪个细节没留意到,马脚就露出来了。相对于背负了那么大的风险,凶手从中能得到的好处却少得可怜,我是觉得根本是个吃力不讨好的麻烦事啦。” “算了算了,要是考虑那么多,我们甚么都没得玩了。”我抓了抓头,“回来看这次的案子吧。如何?会有个读者能接受的合理动机吗?” “谁晓得呢。”看来天下一对我们的作者似乎不抱太大期待,“总之,我们目前能确定就是——接下来还会继续发生命案。因为这首摇篮曲一共有十段吶。” “也就是说还会再死八个人了……” 是的,“童谣杀人”这类型的故事还有个缺点——只要依据歌曲的分段,就能推算出被害者的人数。 “唉,终点真是遥远啊……”我们望着彼此,心照不宣。 一如我和天下一跳脱小说世界时所讨论出的结论,之后,岛上接连发生多起命案。首先是名叫大矶砂彦的摄影师遇刺身亡,尸体符合摇篮曲第三段的描述,被扔在一艘漂在浅滩的小船中。接着是名叫滨冈栗子的主妇,遭斧头砍破头颅而死,正好呼应了摇篮曲第四段的内容: 七个小童子,一起砍木柴。 一个人破头颅只剩下六个。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