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桃花源记》主题再探

作者:张爱群 张振兰




  《桃花源记》多年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必读必背文章之一,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晋代文学家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仙境,这是众多参考书的共识。有资料可证: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认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在客观上,本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认为“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但是,如果细细品味,《桃花源记》不仅仅反映了这些思想,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在黑暗中未能寻求出救国救民之路的迷惘。
  《桃花源记》虽然与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都是描写一个世外仙界,但陶渊明展现给我们的不是升仙,也不是得道,没有长生不老的神话,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淡淡的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他们是一群避难的人,他们过着和平、宁静、幸福的生活,这些都是他们用劳动换来的。
  文中写一个武陵渔人发现这个地方,回来报告给太守。按照先前的记号去寻找,但未能找到,高士刘子骥也“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于是桃花源就成了一个“后遂无问津者”谜。
  在这里,有几点疑问:为什么是渔人这一个普通人发现了桃花源,而不是其他人?他为什么要回来报告给太守?他希望太守做什么?为什么找不到标记了?高士为什么也找不到呢?既然“欣然规往”,怎么会“未果”呢?陶渊明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一个和平、宁静、幸福的地方他为什么不让人们找到,让人们从此过上快乐的生活呢?
  实际上陶渊明想告诉我们,像桃花源一样美好的地方是存在的,只是它不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它存在于普通百姓的心中。无论这个人是谁,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低下(如书中的渔人),他的心中都有这个美好的愿望,都渴望过上那样的生活。只是谁能带他们找到这个地方,也就是带他们实现这个愿望、这个梦想呢?
  渔人把希望寄托在太守身上,太守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不能也不可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他去找桃花源只是为了占有,因而尽管渔人做下了种种的记号,他仍不能找到桃花源。
  高士刘子骥也不能找到,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高士也只是在表面上比统治阶级做得好一点,实质没有变,所以他们也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加之力量较弱,也就更不能找到桃花源了。
  陶渊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也不能做到,他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却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读山海经》),空有一腔热血却不能改变现状。那么,谁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桃花源中的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呢?
  其实,在这篇短短的文章中,陶渊明不仅设想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和平社会,而且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谁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中国文学史》第二卷),更能证明这一思想的存在。
  这样看来,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让学生从《桃花源记》中看到一个祥和、安宁的世外桃源,更应该透过文字看到陶渊明的焦虑,理解他隐藏的内心世界。
  
  张爱群,张振兰,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安徽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