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充分利用课堂 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李继生




  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落实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一个较长的“厚积”过程。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和特定形式,挖掘其中的多种元素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也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语文新课标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诵读便是直觉、整体感受语言的一种绝好方法,它省略了对文章进行语法、修辞、逻辑、文法等繁琐的分析,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因为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朗读,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特级教师韩军也说过:“语文教育其实十分简单,十分素朴,无非就是‘吟诵吟诵,再讨究讨究;讨究讨究,再吟诵吟诵’,如此必有大效。”可见,学生有良好的诵读习惯,就会有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诵读习惯,就会有一张“捕鱼的网”。如果能在语文课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读多诵,感知课文,教师适当地点拨,则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能得以展示,语文学科的语言性也就能充分张扬了。我在语文课上,力求让学生多读多诵,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和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去领会、体验文字运用的恰到好处和美味神韵。
  1、读出韵味,就要把握技巧。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言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上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就是让学生多读。我们摒弃的是那种只动口、不动脑的小和尚念经式的朗读,我们提倡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眼、耳、口、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这种朗读,不仅可以使我们获得信息、知识,还有助于培养气质和修养。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吐字、节奏、语流及语态等朗读技巧,其气质也必然会得到升华。当今社会需要善于表达、善于交际的人才,而朗读能力的提高必然促进口才的提高,很难想象,一个朗读水平低的人如何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作出精彩的演讲、清晰的报告呢?
  2、读出韵味,就要表达真情。
  现行教材中的文章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范读录音,有的还是名家的,但我总认为还是不能代替老师的现场范读。现场的范读不仅能让学生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还能通过手势、表情、眼神将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出神入化地传递给学生,比录音更直接,更有感染力。朗读需要的是激情,即使老师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朗读技巧不太高明,但融入了自己感受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最具渗透力的,最能引领学生走进作品。《乡愁》一诗试教时,我先放了一遍朗读录音,但学生的反应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在公开课上,当我结合自己的理解激情地朗读这首诗后,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听课的同事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自己更是激动得潸然泪下,整个课堂完全沉浸在一种浓浓的乡愁氛围里,真正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师生们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了诗中的意境。
  3、读出韵味,就要张扬个性。
  朗读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者是在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创造者,朗读本身就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尽显他们的个性才能,必须保持朗读的开放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朗读的开放性就是要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让学生自由朗读,放开来读,不限制太死。朗读是读者对文本内在理解的外在表现,“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对文章内容各有各的理解,那么朗读的处理自然会有所不同。我不强求学生的朗读千篇一律,而是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理解,抒发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情感。
  让学生选择朗读的形式也能发挥学生们的个性,齐读、个人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还有配音朗读、表演朗读,只要学生喜欢,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无一不可。
  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活的活力,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期待的一种本真回归。
  
  二、提高学生文学的审美情趣
  
  韩军说过:“文学教育对于青少年的精神气质的养成有重大作用,对于青少年的情感世界的完美构建有重大作用,对于青少年审美眼光的培养有重大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和能力,必须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我们虽然不过分强调对文字理性的剖析,但要注重对文字的感悟与体验。在《乡愁》一诗的教学中,我构筑了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探究、领悟。
  ①作者把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分别寄托在哪些事物上?你能想象出这四组画面吗?这四组画面分别表达了人生哪几种美好的情感?
  ②找出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
  用“________美,美在__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如时间词美,美在它们不露痕迹地表现出了时间的变化、情感的不断加深。
  ③不同的诗歌给人的美感不一样,有哲理美,有情感美,有情趣美,有意境美,有画面美。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里?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种教学设计,既让学生理解了意象的概念及借物抒情的手法,又让学生在情感中得以浸润,受到了文学语言的熏陶。
  
  三、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语言的课程性质决定的。我们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这门工具,还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内涵,让学生成为有品位的文化人。
  1、借助背景资料走近作品。
  A、背景一: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赴台,曾任台湾师大、改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得名于《乡愁》这首诗。
  B、背景二:本诗写于1971年,30多年后,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谈及两岸问题时援用了《乡愁》这首诗,他说:“祖国要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现在只剩下台湾问题了。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尽最大的努力,促进和平统一,维护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们决不允许有人将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C、背景三:出示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及台湾海峡。
  这些与课程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的提示,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很大的帮助。语文知识与历史学科、地理学科乃至其它科目知识的联系,是一个文化人知识多元化的复合体现。也只有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