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新课程教学中提示语的作用

作者:陈海飞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在编排上还是教材中所配有的一些插图、文字,都较原来的教材新颖,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在精读课文内部或结尾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巧妙结合。笔者翻阅了一到三年级的语文书,发现书上的这些提示语有着不同的作用。
  
  一、揭示文本情感,为理解文本搭建桥梁
  
  新课程语文把学生的情感目标放到了很高的位置,要求语文学习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本中有许多小泡泡与文本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例如二年级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当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时,在文字旁边有个小泡泡“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呢?”本来学生学完了课文,只是觉得这位小男孩很棒,保护动物。但有了这个泡泡,学生一下子联想到了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仿佛自己也成了文中的小男孩。一个小小的泡泡简明扼要地点出了文本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而且还让学生想想自己“会怎么做”,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当王宁选了自己做劳动委员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我选我》)许多学生在学到这里时还懵懵懂懂,不知何事。于是,下面的一个小泡泡出来了“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大部分学生看到了就会再次阅读文本,从而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二、拓展文本内容,延伸学习范围
  
  我们教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光让学生学会书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学习书本以外的东西,指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而新课程更加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学习。小泡泡们在这方面又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二上语文《北京》一文,在课文结束后学生已经初步领略了北京的风光和名胜古迹,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北京还是陌生的。于是,课文结尾部分出现了一个小泡泡“你知道北京有哪些新变化吗?”就是这样简短的12个字,让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北京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北京新建了什么建筑?”“我想把新北京的样子画一画”,“我们还可以来赞美赞美北京”……一时间课堂上热闹起来,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原本只有二三百字的文章,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没有了尽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探知欲已经被这个不起眼的小泡泡勾引出来。很好的拓展了文本的学习内容,延伸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学生的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中,而是从社会各方面各个学科上获取知识,充实自己。
  
  三、开拓学生想象思维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的形式方式不同,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而在这三种想象中,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为复杂、困难,也是教师最终培养学生的目标。
  例如《坐井观天》结尾处“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把原本已经学完的课文有了延伸,还给了学生思考的内容和方向。为学生的想象铺了一个平台。学生在这里,思维得以激活,想象得以创造。学生很有兴趣地续编故事,充分挖掘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
  
  四、画龙点睛,明确重点
  
  “感悟”是我们接触新课程以来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那么,怎样来“感悟”所学的文章呢?这也是许多语文教师经常研究的一件事。新教材中的这些小泡泡又一次挺身而出,为我们适时解决了一些难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三下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文章讲到小姑娘伤得很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输血迫在眉睫。小泡泡提示“联系上文,我读懂了‘迫在眉睫’的意思”。这里着重点到了“迫在眉睫”一词,就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时着重看了这个词,也着重看了这个段落。学生能如此有重点地、明确地阅读文本,就可以轻松自如地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情感。
  
  五、指导学习方法,便于学生掌握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者,真正的路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完的。在新课程中,有许多小泡泡都指出了学习的方法,教会了学生学习。它像夜空中的一颗启明星,又似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照亮了孩子们前进的脚步。
  例如在许多语文园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小泡泡“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地方,我还能写几个”“我发现这几组词有一个共同点”“‘泡’字的左边跟字义有关,右边跟字音有关”……有了这些小泡泡,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是如虎添翼,这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给教师在教学上指点了迷津。
  
  陈海飞,小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