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牵手课后练习 舒展语文教学

作者:陈秀林




  语文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懂得受教与自学相结合,教学与练习相结合。但是,在语文课本、大纲指导几十年一成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往往使“课后练习”这一连接大纲与教材的桥梁,陷入无助和被动的境地。要么题题落实,你讲我抄。浪费时间;要么一笔带过,无形中课后题成了课文的尾巴、附属品甚至累赘,失去了其让学生思考、领悟的独特价值。这样的实际效果,我想一方面是教师本身对语文课后练习功能认识不全,片面理解编者的良好意图,一方面是没有真正弄清教材的编排体例。
  教材中的练习一般可分为四个层次:整体感悟(感知),文笔精华(理解),语言运用(运用)和联想比较(创造)。它来源于每个单元的单元提示,将单元提示具体化。这些题目不仅科学有效地实现了练习的一般功用,而且因紧跟教材而具有如下特别功能。
  (1)诊断反馈:学生以此指导自己预习,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反馈,教师通过练习对学生的所学知识进行检查和反馈。师生还可以通过相应的练习查漏补缺,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2)理解运用:学生通过练习题来消化所学课本内容,强化并巩固知识点。
  (3)归纳迁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习题,教师应当抓住时机给以必要的归纳,将练习题升华为考点。
  理解了这些特点,在教学中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就能使语文课堂提纲挈领,舒展活跃。
  
  一、处理课后练习,要有全篇意识。
  
  教材在编写时,由于受编写体例、知识结构等限制,有些知识点在课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这些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编者就以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的形式提出来。因此。这就不仅是一道练习题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大意、思想、情感。
  其中题型有:
  (1)直接引出对全文把握的思考。如说出《荷塘月色》全文感情的发展变化。
  (2)以问答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拿来主义》。
  (3)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强调很简短的重点,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
  (4)要求讨论全文主题或中心。如《琐忆》。
  (5)填写表格,理清思路。如《劝学》。
  《荷塘月色》课后练习设题时意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培养分析理解能力。教学者主要是从课文本身出发,找出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并体察景物描写的感情色彩。
  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颇不宁静”→淡淡月光下,淡淡的哀愁→朦胧的美景中,淡淡的喜悦→“我什么也没有”→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情与景:小路幽僻、寂静,树木阴森森,心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身外无边的荷香月色,内心感到淡淡的喜悦;蛙声与蝉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摆脱不了愁思;采莲情形,暂得解脱,最终仍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
  这种处理练习的方法,既解读了文本,处理了练习,又完成了板书,一举三得。
  
  二、处理课后练习,要有单元意识。
  
  所谓单元意识,就是学习每单元之前,要充分领会单元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既是学习重点,也是练习设计的出发点。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册现代文的单元要求是感知揣摩语言,筛选把握文意,探讨理清思路,领会概括要点,提取评价精要,以及借鉴吸收。各个要点分布在各单元,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这一系列阅读方法。其中第三单元学习重点为“概括要点,提取精要”。为贯彻这个要求,各课后重点练习几乎都是“试分别加以概括”的要求来命题。
  第四册小说单元的单元要求分别是“学习小说的主题和结构”,“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几乎全部的课后练习都是围绕这些要求来设题的,但题型样式非常丰富。有的给出几种答案供讨论选择,有的要求拓展阅读比较,有的要完成表格,有的要求课外写作。可是无论题型怎样变化,都是指向单元要求的,几乎可以归为一类来回答,单元意识更加明显。
  
  三、处理课后练习,要有文体意识。
  
  高中语文编排的时候,很注意体例的相对集中。这点编者在编写说明里说得很清楚。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应用文体分类齐全。这样编排,便于类型化教学,也使学生对文体的重难点更明白。
  以演讲词单元为例,单元要求明确提出要抓住演讲词的主旨特征,分清逻辑层次,品味深刻思想和精彩语言。课后练习第一题都从内容设题,要求理清全文内容,后面的题目则分别从语言、思想等角度设题,层次清楚。课文学习完了,学生也熟悉了该种文体。
  以文言文单元为例,按照年代顺序分体例编排,更有利于知识点集中。第一册学习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第二册学习重点又多了一项内容:理解掌握词类活用。因而,第一、二册的文言文练习主要包括类似“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等要求。这种练习编排,重点突出,知识连贯,文体特征明显。
  尤其是第一到第三册文言文编排,既贯穿了文学史,又在课后练习里有针对性的总结了考纲里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这些练习强化了教材知识点,又做了合适的归类,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复习资料。
  第四册集中编排了古代和现代戏剧。在单元要求和课后练习里,反复强化了戏剧语言、戏剧冲突、戏剧手法等基本概念。
  第五册和第六册里,着重编排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和著名文学流派,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楚。
  这种编排设计,注重从个别篇目到整体知识的迁移,注重综合运用,运用以前单个作家作品的常识来解决综合问题,文体意识愈加明显。
  
  四、处理课后练习,要有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既要尊重课后练习,尊重参考答案,更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来激活课堂,完成对文本和练习的更高层次的解读。除了传统的讲解方法外,可以尝试新的处理练习方式。
  例如办展览:教师在班上开辟一个“佳作展览”栏目,主要展览学生课后作业中的亮点、与众不同点。根据作业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由学生自己张贴出来,标明创意,展示个性,体验成功,感受不足,师生共同欣赏、评析。通过比较,评选出若干名作业优秀分子,这样,学生要想自己的作业在展览中亮相,便需认真对待。
  开辩论会(讨论会):根据教材体例和单元提示,利用一定时间,课内课外都可以,有必要对学生值得争论、讨论、商量的问题,分小组以辩论会或讨论会的形式举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应单元要求,学会归类,不给答案,只作指点、评论,总结。然后评出最佳辩手和优秀辩手,并且以他的答案为最佳答案。
  建立阅读卡:针对活动型课后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探索,自主合作,根据课内的知识点作迁移,把课外了解、调查、实验操作中的情况在同学间交流、讨论、然后在班上向大家作汇报,看哪些同学知道的最多,迁移的快,哪些同学讲得最具体。
  教师要配合所学课文向学生推荐有益的、适合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读物,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迁移到阅读上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建立阅读卡片,记录相关内容或文章的大概内容,或优秀片断,或佳词佳句,以积分制形式进行,每抄录100字积1分,满60分为达标,80分为优秀,教师在学期未检查考核。
  
  五、处理课后练习,要有高考意识。
  
  很多人喜欢钻研各地各类考试题型,却容易忽视教材单元知识和课后练习,往往舍本逐末,效果不佳。其实单元要求和课后练习给了我们最好的题型和答案。
  以湖北省2006和2007连续两年诗歌比较阅读题为例,在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最后一课课后练习中有示范题目——比较《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的异同。这个题目不仅是样题,而且提出了诗歌学习的第一个诗歌名词术语——艺术手法。我们通过单元小结,就能发现出它就是分布在每课课后练习里的名词术语,把它找出来归类即可,比资料上更准确更科学。
  再以2007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为例,概述林冲和杜十娘的人物形象,就是直接来自于第四册小说单元的单元提示,课后练习更是多次出现。
  2006年和2007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都出现了景物描写的考题,06年《从阿尔卑斯山归来》和07年《日月行色》都要求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我们通过复习,发现题型和答案都分布在第二册第一单元的课后练习中,只是比较零散,需要归类而已。
  总之,课后练习是个聚宝盆,它体现了编排者的意图,是教学的突破口,更是考试命题的题库。我们的授课者只要牵住了它们的手,便能使课堂更丰富,更活跃,更有针对性。
  
  陈秀林,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