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重采蜜方能酿佳蜜
作者:周 平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也是学生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思想积累的结晶。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教会学生“采蜜”,也就是要指导他们学会积累。
而我们教师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酿蜜”的方法,单纯进行审题构思,表达等封闭性的写作技法训练,而忽略“采蜜”方法的指导,加之多数学生也忽视观察与积累,不善“采蜜”,所以,每逢作文,许多学生就像“挤牙膏”似的,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或胡编滥造,或抄袭作文选,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向蜜蜂学习,注重采集语言、材料、思想等“花蜜”,着实建立以下三大写作仓库:
——采集语言“蜜”,建立“语言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语段)。建立“语汇库”的途径有二:其一是采集生活中的“蜜”,即指导学生平时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生动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录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其二采集文章的“蜜”,即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本子上,也可制作读书卡片。如果摘录较长的语段,便指导学生做文章剪贴。
——采集材料“蜜”,建立“素材库”。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材料,称之为素材。素材经过提炼、加工,写进文章就称之为题材。为此,教师要求学生平时带着“摄像机(眼睛)”和“录音机(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采用“学生日记”、“观察笔记”等形式,指导学生及时记录下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的见闻。由于学生平时观察和记录时抓住了细节,把握了人、事、物、景的特征,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就有血有肉了。
——采集观点“蜜”,建立“思想库”。观点是文章的灵魂,作文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直接表现学生思想认识的缺陷,因此,极有必要指导学生建立“思想库”。采用的方法有二:其一是指导学生勤思善思。“多一分思考,多一分收获”,培养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学会分析事物的根源、关系、意义、危害、趋势等,通过训练使学生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并学会随时把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如写“语丝笔记”等;其二是指导学生多读书、辑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增强文化积淀,不断完善自己的科学人文素质。《庄子·逍遥游》中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只有厚积的文化之“水”,才能托起巨大的语言“舟”。否则,不读书,不看报,不交友,不思考,自己的思想水平就很难提高,就写不出好文章。
写作“仓库”建好后,再指导学生做以下工作:
一是“博采”。即学会不仅从课本及其他科目教科书上“采蜜”,还要从课外书籍、报刊中“采蜜”;不仅从家庭、校园生活中“采蜜”,还要到社会、大自然中“采蜜”。在现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要博览群书,文史哲、数理化、音体美等等书籍均要涉猎。阅读面广,智力背景丰富,如蜜蜂采花,采过许多花,就能酿出蜜来。只有广泛采集。才能使“库”里的“蜜”日益丰富。
二是“勤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写作亦强调创新。社会急遽变化时,新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此时语言会出现大矿藏,埋藏着“语言的金子”。要杜绝作文中的陈词滥调,摒弃“陈芝麻,烂谷子”,就要注意积累。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勤于动笔。只有勤于采集,才能使“库”里的“蜜”始终保持新鲜。
三是“理蜜”。积累时可铺开一定的“面”,广为搜集。对采集来的语汇、素材、观点等,要定期盘点、通过分门别类使之条理化。可以让学生按家庭、社会、学校、自然四类对素材进行分类。或按爱国、修养、理想、学习等对主题加以分类。通过整理,便于学生以后的检索、运用,同时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无论用哪种方法积累,有两点特别要注意:一是积累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分类整理,千万不能糊成一锅粥,如果眉目不清,材料再好,也难以及时而充分地使用;二是忌滥,积累的材料确有意义,确有价值,评注、心得也是具有独特见地的,如果一般性的都捡到“仓库”里,拉杂不堪,把“宝贝”淹没,也成不了写作的宝库。
当然“采蜜”,是为了“酿蜜”。重视了“采”的基础,再适时传授“酿”法,学生自然就可“酿”出甜蜜的“蜜”来。
我们语文老师切实地指导学生采“花蜜”,建“仓库”,并经常开展读书笔记,写生日记等展评活动,评选“蜜蜂奖”,编辑《浪花集》、《语丝录》等,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和写好作文的信心,学生就会兴趣浓厚,作文水平何愁提不高呢?
周平,湖南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