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新解

作者:程 森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学语文课程的传统篇目,历年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一文注释中,将“悉如外人”中的“外人”译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和教材配套使用,由人教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参考译文中也将“外人”译为“桃花源外面的人”。翻阅大量资料,发现有许多选有此文的书籍都将“外人”译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笔者以为此种译法有些偏妥,若将“外人”译为:“外界神仙”或“外世仙人”之类,就更为合乎情理了。
  首先,《桃花源记》虽是作者为我们虚构的一种社会形态,但就其行文来看也应符合逻辑。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为何大惊?这是理解“外人”的关键,如果说渔人和桃花源的人穿着打扮一模一样,那村人的大惊从何而来?村人的大惊,恐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最为直观的衣着打扮吧!从文章内容来看,村中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而发现桃花源的人是东晋孝武帝年间的渔人,也就是说,桃花源中人和渔人之间的生活习俗间隔了近六百年!如果说将“外人”译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显然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历史发展史实。
  其次,大家知道《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回到原诗中,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外人”的含义了。诗作提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习俗的时候说:“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汉魏六朝诗鉴赏词典》在解释此句时说:“礼法、服制犹保持古风。”《陶渊明及其作品选》里说:“这里的人还保持着祖宗传下来的几百年的古老风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看不出任何矛盾和进步。”《陶渊明》一书在注释54中将“新制”解释成“新式样”。在文意串讲中说:“祭祀用的俎豆还用着古时的方法,穿的衣裳没有时新的样式。”《陶渊明集笺注》笺注三十五:“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意谓礼制与穿着均保持古风。俎豆,古代祭祀所用礼器;新制,新式样。
  以上各种注解无一例外地提到桃花源中人的法制、衣服依然保持着古风,没有新的式样。更有甚者提到保持着祖宗传下来的几百年的古老风俗,并且至今看不出(桃花源中人的)“任何矛盾和进步”。很显然,此处古风应指秦时古风,因为桃花源中人是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的。因此,桃花源中人的衣着打扮就应该依然保持着秦时的式样,而不是渔人所生活的东晋式样。
  因此,根据《桃花源诗》的描述和各家注解来看,“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并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除非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即东晋世人依旧保持着秦时古风,也没任何发展。但是,我国古代服饰自秦汉至魏晋的发展演变的史实证明:秦到魏晋中国服饰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时期,各民族间服饰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指出:“裤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日益传播推广”并且有“女子也有着裤褶服者”的记录。《六朝史稿》中说:“六朝时期服饰的装饰非常突出,它表现在三个方面。(1)服饰更新速度快。《抱朴子外篇》卷26《饥惑》中说:‘自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裁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2)服饰质地讲究。(3)装饰式样典型化”。同时文中还指出:“在六朝时,这些次要的,附属的装饰却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产生了如白纱帽、二齿屐之类的具有六朝特色的服饰。”可见,六朝时期服饰变化之快之大。由王建辉、易学金主编的《中国文化知识精华》在“服饰、饮食、日用”一章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古代服饰史上的大转变时期……一般群众的服装受到胡服的强烈影响……”。综上可知:秦汉至魏晋,中国古代服饰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
  桃花源外的世人衣着为魏晋式样,而桃花源中人依旧保持秦时古风,两者衣着打扮岂能相同?那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也就不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了。可见,作者在文中并不是将桃花源中人的衣着和桃花源以外世人的衣着作比较。而是说桃花源中人的衣着打扮渔人从来没见过,在他眼中桃花源中人好比世外神仙一般,衣着打扮与东晋之人完全不同!同样的道理,桃花源中人也从没见过渔人这般打扮,他们“见渔人,乃大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综上所述:“悉如外人”应理解为:桃花源中人“都像外界神仙一样”或“都如外世仙人一般”,而不是教材和其他书籍中所说的指“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程森,教师,现居江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