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尝试

作者:鄢淑云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大体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四个阶段。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或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拓展知识点,开展探究性学习。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直以来,凯库勒都想描绘出苯分子的结构,均未果。一天夜里,他在书房中打起了瞌睡,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地猛醒过来,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科学上的新发现就这样诞生了。
  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结构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熟知苯分子的性状,有了一定研究,积累了一些知识储备后,受到梦的启发而发现的。“创意的出现看似突兀,却不乏过去的基础”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拓宽知识点,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语文是包容性极强的课程,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这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探究的过程,正是学生增进知识,积极思维的过程。如学过《黄河颂》后,针对黄河的今昔变化,我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围绕“怎样保护黄河”展开探究。学生们纷纷就植树种草、保护生态、 蓄水补源、沉降抽沙等措施展开了讨论,兴趣盎然,思维积极。再比如学完《观舞》后,就“京剧的现实生活意义”学生们展开讨论。当然探究时要注意选题的角度,要在学生能把握的限度内,给予必要指导;切忌过多过滥,脱离了实际。那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反感。
  
  二、培养兴趣点,开展必要的活动。
  
  语文有语文的特点。文字的枯燥,逻辑的抽象,接受了、理解了可能会有兴趣,思维积极;反之,只会思维迟滞,阻碍学习进程的继续。因此,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增强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开动脑筋,喜欢学习语文。态度积极了,思维必然活跃,创新之门才会开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都是兴趣。有的学生可能在诗歌朗诵中触发灵感,有的学生可能在灯谜竞猜中寻到机智,有的或许在编演课本剧时突发奇想,有的也许在写作比赛中产生新感想……一旦有了兴趣,枯燥就是活泼,抽象也是具体,腐朽就化为神奇。学生岂有不乐、不思之理?创新也许就此开始。
  
  三、抓住质疑点,授以思维方法。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言:“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问题,是创新的肇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恰当把握,及时给予合理指导或解答。哪些可放手讨论,哪些只做个别点拨,哪些留给学生思索,哪些本身已很明确等等,都要有足够的掌控,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不无谓地浪费时间。在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性的同时,突出重点。
  当然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方法。如向学生提出“香菱学诗分几个阶段”时,就用到了聚合思维;向学生提出“香菱对诗的痴迷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就用到了发散思维,可从她的言语作品,身边交往的人,后来的行动等不同方面寻求证明。对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因果思维、形象思维等其它思维方式也要教会学生合理运用。
  
  四、激发想象点,实现形象再造。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也说:“教学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也启示我们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中,我常让学生试写文章结尾如《范进的结局》、《变色龙又变了》;有时也让学生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社戏》中的六一公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安妮·沙莉文老师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有的就是指导学生为古诗配画,改写文章结局,用听歌曲、品字画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找准练习点,进行创作演练。
  
  写作是最高级的思维活动,是思维创新的集中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调动所有的积累储备,通过大脑的加工再造,思维从模糊变清晰最终凝成文字,实现了创新。方兴未艾的创新作文指导,给了我们更多启发,她是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我们理当坚持下去。特别是诗歌创作和小说的创作,更锻炼着思维,考验着创新。他们不是作家的专利,我们的中学生同样能够有所作为。不过量和质不能同日而语,不可苛求。
  我的做法是结合学习内容,在八年级指导学习诗歌创作,九年级鼓励学写小说,间或进行片断练习,有时也写回《李白和超女的对话》、《十年后的我》、《我生活在月球上》等,进行作文创新训练。
  一番努力,学生思维的宽度、广度和灵敏度都有了很大提高,是不是也预示着创新能力有了增长呢?我不敢断定。但以上五个方面却不是孤立的,需要融会贯通地灵活运用。这仅是一点尝试,很不成熟,权当贻笑大方了。
  
  鄢淑云,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