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张运清
一、既重预设又重生成。上课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结合具体的文本,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作前瞻性的细致的考量和撰写,以期教学的有序、严谨和科学。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灵动而丰富的,在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会产生一些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而有的问题往往是比较有价值和挑战性的生成性知识,能激发兴趣,优化思维品质。此时,教师应视之为教学的关节点,平等的坦城的与学生对话,通过讨论、辩论达成共识;即使问题不能当堂解决,也不要淡化甚至回避,可以把它作为课外作业,“让预设因生成而灵动,让生成因预设而闪光”。②
二、既重结论又重过程。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达成共识的真理性知识——结论,所以学生必须掌握教纲和考纲上明确要求的结论性知识,如《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窦娥冤》语言的“本色”特质,《药》的明暗双线索,等等。但结论不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诱导和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品读和赏读,水到渠成的通过智力劳动而获得。学生读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更是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探求学法、绽放思维和张扬个性的过程。
三、既重主体又重主导。课堂上,教师要以生为本,真诚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听、自己说,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讨论、辩论、争论。但学生毕竟经验不足、知识欠缺、能力有限,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点、难点,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合作中的首席作用,用教学智慧和创造激情指导、引导、诱导、教导和帮助学生,给学生以切实有效的点拨和提升。
四、既重理性又重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具体化与系统化、比较等思维方法,对文章从语言特色、思想内容、结构方式、表达技巧到情感态度的全方位而有深度的解读。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情感渗透,饱含深情进行教学,让教师情成为学生情与文本情的桥梁,引导学生充满激情的品味语言的精妙、意境的优美、思想的深邃和情感的美好。
五、既重合作又重独立。学会合作、能够合作,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但合作并不排斥独立,在现代社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品质和能力同样不可或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测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
六、既重规范又重灵活。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并进行规范训练: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书抑扬顿挫,作文启承转合;答题紧扣文本、紧扣题干……但在回答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时,只要学生立论正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自圆其说,教师应给予肯定和赞赏,而不必强求统一。指导学生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写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③的文章。
七、既重讲授又重探究。在语文课堂上,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但要精讲,要讲在重点和难点上,要讲在学生的“愤”“悱”处,让学生醍醐灌顶、获益匪浅。也要营造问题氛围,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讨论和争论,去钻研和探求。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
八、既重课本又重课外延伸。课文是例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一个个“例子”的剖析和赏析,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回归课本十分重要。但仅满足于课本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去阅读课外读物。如学了《林黛玉进贾府》,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学了《失街亭》,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学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切实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④
参考资料:
①《高中新课程实验100问》(蔡铁权)第346页。
②《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程良焱)。
③《2008年语文高考考纲》第6页。
④《高中语文·说明》第2页。
张运清,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