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电影与课堂教学

作者:陆 棣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对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具有极高的价值。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同时能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开阔人们的视野。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及研究精神。电影教学无疑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契机。既然电影对语文学习有莫大裨益,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格发展都有正面的影响,我们就应该勇于尝试,把电影元素带进语文教室,创设有效学习的机会,让电影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其积极投入学习中去,实现有效的学习,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充分利用电影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电影课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课程,可以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在初中年级的单元教学中,也完全可以利用了电影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尝试。
  学校电教室虽没有电影教学的全套影视资料,但完全可以自己上网搜索、下载,结合着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教学前或教学后观看这些音像制品,比如刚升上初一的孩子们,好奇心强,就可以给他们多看点卡通动画片,那些名剧佳作一下子就抓住他们的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写作欲望。学生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诉之于笔端,有不少学生就会把观后感写入当天的日记(周记)里,我就挑选一部分进行讲评,提出一系列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这些好的影片对学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育和熏陶,借以指导他们学习和欣赏这门综合艺术,提高其鉴赏能力。
  2、调动写作积极性,激发主动探究精神。
  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他们的创造欲和探究欲一并齐发。电影本身给学生的是一种亲和力,最容易吸引学生和感染学生。用直观的材料教育学生让他们在影片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电影教学着重学生参与、理解,连结生活经验、实践,提供了一个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平台,满足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及研究精神。
  
  二、创造适应信息社会所需的教学方式
  
  1、摒弃狭隘保守的课堂教学观
  我在电影教学中力求创造一种适应这个信息社会的教学方式,千方百计挖掘蕴藏在学生心底的巨大的潜力,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发挥无限的创意,让他们敢说、愿说、善说。每次放映结束后,我们就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对影片的主题,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学生获得了比传统教学更丰富的信息,得到了更多的实践体验。老师和学生一起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在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平等对话,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透过这种民主的、充满个性的思维活跃而快的课堂,电影本身的亲和力使一些平时性格内向且不善于表述的学生突破了性格的弱点变得大方起来,使得学生感受到一种人格的平等和尊严的回归。
  2、创设良好的情境强化教育效果
  现代学习理论指出,没有情境就没有对知识主动的建构基础,就没有有效的学习。电影课方便、快捷地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各样、丰富逼真的情境,这是任何方式,任何课程都难以达到的。虽然目前多数学校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但由于经费、资源、人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一般来说是难以满足和达到电影课这种方便、快捷、全面的情境。我们开设电影课以来,就较好地解决了师生教与学中部分教材学习情境的创设问题,丰富了学习情境,为师生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三、把电影元素融入教学应注重教学策略
  
  1、教师要注重电影教学的教学策略
  电影教学为写作提供了载体,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电影教学须根据教学目的来进行,不能只为追求活动的愉悦而忽视了教学效果。他们在激发兴趣后有所期待,在积极构思后得到认同。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写作,自然兴趣盎然,他们的热情得到了保护,他们的创意受人欣赏。
  2、以鲜活的形式来提高学习效果
  电影涉及内容广,既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也可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宝贵素材。特别是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及名著学习而言,对初中学生来说,电影课有着莫大的形象化作用,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视觉和心灵上的强烈震撼,由此让学生从中感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重要。由于电影课是形、声、色、知、情、意统一的结合体,是一种多种艺术的复合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样的情境中受激发,就会不空洞,不会乏味,这种方式的动机激发当然也是学生认同和接受的。
  
  陆棣,教师,现居广东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