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初感的对策

作者:张建国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读者阅读时总是凭着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在与文本对话。这就告诉我们,读者感知文本不是始于空白的,并且,不同读者感知同一文本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显然,当读者初步感知文本时,读者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会起关键作用,而此时的阅读初感会烙下鲜明的读者色彩。以此观照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课文还没教,可学生对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知晓或已明白的问题教师还在“津津有味”地大讲特讲;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但仍在强打精神地应对教师的问题。其实,这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阅读初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存在,教师对学生阅读初感的忽略,会造成课堂对话无效的结果。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并把它作为教学起点是阅读教学理所当然的事。
  但与此同时,由于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还相对稚嫩,与文本初次对话又容易从想当然出发,因而阅读初感中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成分需要我们研究对待。据研究,读者阅读时总是从自己图式出发去同化或顺应文本的,而当读者的图式不足以接纳文本图式时,“往往执着于自我的初始图式,以致同化大于顺应,甚至离开顺应,于是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现象”①,而教材文本和学生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的图式总跟文本图式有一定的“智慧上的差距”,因此,学生初读时比普通读者更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脱离文本而阅读初感错误,丢三落四而阅读初感疏陋,只看字面而阅读初感肤浅,只重个人感知而阅读初感单薄。可见,学生的阅读初感还处于幼稚的、低层次的阶段,初读时的不合理成分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加以提升。要提升阅读初感,需要针对以上几种情况,通过对话,尤其是师生对话,克服初读时“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现象”,实现阅读初感的超越。
  一、错误得以纠正
  任何读者都不是以“空白的头脑”去阅读文本的,其已有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既为理解文本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错误解读文本提供了可能。学生初读文本时,容易依赖自身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对文本主观臆断,形成脱离文本的阅读初感。笔者教学苏轼《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一诗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初读此诗后,不少人认为诗人惆怅的原因是人生道路的坎坷。其实,从文本来看,作者描写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荡白,也暗伏盛极将衰,可以说,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而最后一句则是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诗人惆怅的应是春光易逝、人生短促。那么,学生为何会有如此阅读初感?其实,这些学生正是自信地凭着对苏轼的熟悉,抛开了文本,想当然地去理解文本。读者反应理论告诉我们,阅读是对文本的阐释和反应,“他所引出的各种经验应该是与文本有联系的”②。脱离文本,将文本的感知完全依赖于读者自身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的做法,无疑割断了读者和文本的联系,是读者“独白”的篡位。显然,这种脱离文本、仅凭想当然的阅读方式违背了阅读的本质,是一种错误的读法,它需要我们教师加以纠正,同时更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引导学生走出自身的局限,走进与文本对话的广阔天地。
  二、疏陋得以补充
  学生初读文本时容易丢三落四,这是因为“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的‘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而教学文本中一般很少会有学生太不熟悉的东西,更多的是学生熟悉的东西,因而学生阅读时主要对熟悉的东西丢三落四。《祝福》中的一个句子:“……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差不多学生对句子中这个“剩”字视而不见,其实这个“剩”字是很有意味的。据汪曾祺先生分析,“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察觉,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儿,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③对“剩”字视而不见,真可谓疏陋之至。学生读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一句“那雪正下得紧”时,也不会有任何反应。而金圣叹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说,一个“紧”字富有神韵;周先慎说,一个“紧”字,凝炼厚重,惜墨如金。为什么看似寻常的“紧”字,却会得到众多名家的赞赏?细细想来,这个“紧”字确实大有深意,它既是指雪下得越来越大,又指迫害林冲的阴谋活动越来越近,可以说后面的一系列情节无不跟这个“紧”字有关,名家们赞扬“紧”字境界全出、富有神韵、凝练厚重、惜墨如金,是恰如其分的。遇到这些情况,教师就应及时启发、引导,让学生关注这些地方,使他们读出更多的意味。
  三、肤浅得以深入
  学生初读文本时也容易划过一些文字浅显的地方,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已经懂了,然而,文字的浅显并不代表含义的不深刻,尤其对于一些入选教材的经典名篇,学生只看字面,浅尝辄止,只会把文本深层的含义给丢掉。例如,《荷花淀》中久久等待的水生嫂发现水生回家的神态与平常不一样,有这么一句话“怎么了,你?”,文字浅显,意思明白,学生很容易放过。笔者教学时引进常式句“你怎么啦?”让学生比较,一比较,学生便感悟到了:运用反常规的句式,更能表现出人物那种焦急、体贴、关心等复杂感情。又如,《祝福》中“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一句,学生会认为这跟“祥林嫂,你放着罢!”没什么区别而加以忽视,其实这一句远比“祥林嫂,你放着罢!”蕴涵着更丰富的内容。深究一下,我们便会发现:“祥林嫂,你放着罢!”只是一般的阻止,语气还不怎么强硬,对祥林嫂的打击只是沉重的,而“你放着罢,祥林嫂!”则表现出紧张、慌忙,态度强硬,对祥林嫂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学生初读时划过的地方,其实质是由于言语表层内容的浅显而自动放弃这些地方言语形式的玩味。而语文是一门探究言语形式如何表达言语内容的学科,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主要是通过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放弃言语形式的玩味,便是放弃了对文本内涵的挖掘,阅读初感肤浅就可想而知。因此,要让学生深入文本,获得更丰厚的意蕴,就必须引导学生玩味言语的形式。
  四、单薄得以丰富
  学生的阅读初感就群体而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但就个体而言,会因为解读视角的单一而略显单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创设条件,把学生的阅读初感放到群体性的对话中,让各种意见相互碰撞、交流,对同一文本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从而丰富个体的阅读初感。浙江江山中学郑逸农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例子④。郑老师在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时,先让学生交流各自的阅读初感。下面是学生交流的片段:
  吴婧玮:这首诗有某种吸引力,让人总是欲罢不能,也许是作者诗中那种乐观向上感染了我,读时觉得很轻松、清新、温暖。
  姜楠:写得很朴实,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写的是一种平凡安逸幸福的生活,读了之后令人很向往。
  郑雄:读完这首诗,让人觉得自己十分幸福,觉得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十分美好。
   王晶鑫:我感到了生活是如此美好,可以和每一个人分享快乐。
   龚舒颖:这首诗语言并不是十分华丽,但是能让人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心中涌起浓浓的春意。
   管宇:全诗不长,但字字句句都透出一种温馨,一种真情。形式很随意,表达很自然。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读过之后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放松感觉,“活着”真好。
  可以看出,学生从各自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出发,对文本语言、主旨等方面作了个性化解读,交流过程中丰富了各自的阅读初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后,郑老师还引入刘真福先生的赏析文章——《明丽的画,空灵的心》,让学生在专家读者引领下丰富各自的理解与感悟,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也是相当明显。
  
  引用文献:
  ①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②转引自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
  ③转引自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④郑逸农著:《步步引导,层层深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指示性”教学实录》,载《人民教育》2004年第1期。
  
  张建国,教师,现居浙江诸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