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高考语文研究性复习的价值
作者:梁仕泽
1.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积极查阅资料,精心选择设立专题,大胆设计复习方案,策划整个复习,即使教师偶尔参与,也必须围绕主题展开。
2.问题性。在研究性复习话动中,指导者通常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呈现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索的问题(专题或课题)供学生选择研究。
3.开放性。研究性复习涉及的范围很宽泛,知识、能力方法、技巧、心理、策略,都可以成为研究专题。尤其是对于高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考生们在积累知识、增强能力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于高考时的心理和策略的研究,他们把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策略看成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重要前提。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学习方式;然而,究其本质,它更是一种崭新的学习精神和学习品格。这种精神和品格是一切学习活动都需要的,高考复习也不例外。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是自主学习,核心应当是独立思考意识:独立提出问题,独立研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旗帜鲜明地向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提出了挑战。在挑战中激发起来的勇气和思辨创新无疑是学生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考被学生们称为人生的第一道坎,是大多数学生自觉选择的人生考验,这个考验最终只能由学生自己去面对,谁也不能包办代替。如何能让学生冷静面对高考,为他们的总复习设置研究性教学内容不失为一种新思路。其价值最少有以下几点:
其一,高三阶段合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将独立研究精神、自觉探究意识引入课堂复习或课外辅导,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摆脱高三阶段严重的依赖、自从甚至麻木心理,克服由此而产生的循规蹈矩、思想僵化、急功近利、不思创新等弱点。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原则还将改变高三千篇一律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自我设计者,增强主人翁意识,当好自己的总设计师,从容迎接高考。
其二,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更为坚实地建构知识,还在于能够切实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对于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而言,笔者认为后者尤其具有重要意义。高考作为目前尚难替代的客观性选拔手段,其相对科学性决定了高考复习必须严谨踏实,杜绝心浮气躁、一知半解。适时将研究性学习精神带进高考复习过程中,势必能更好地把学生的复习训练工作落到实处。
其三,把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三学生高考自主复习的全新途径,必将有效促进高考语文总复习工作,增强复习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学生成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体,老师只充当指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高考总复习是高中学习的最后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能力训练而非知识传授。而在能力训练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如果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实效将无法保障。长期以来,高三语文总复习大都是一个“练”字,练学生,更练老师。学生机械运动练得疲疲塌塌,老师心急如焚练得精疲力竭。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传统的总复习模式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身心折磨。将研究行学习方法引入总复习中,把一部分语文知识的归纳整理、语文能力的强化训练分解成各类研究性课题,交给学生选择、确定并分组研究,得出结论,引起讨论,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纳,让他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到整个复习过程中来,独立思考,分工协作,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只有学生自己动起来了,语文能力才有提高的可能。
其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题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学习、研究活动都是围绕着各自选择的主题展开的。高考语文总复习内容繁多,线索杂乱,知识序列、能力序列系统性不强。如果能够利用主题探究式学习法,将语文复习的内容和能力要求按一系列主题进行归纳研究,相信更能提纲挚领,化繁为简。同时,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需求、兴趣与自身条件,自由灵活地寻找总复习的突破口,对症下药,避免千人一面。
其五,研究性学习又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其实质就是问题意识的培养。而高考语文总复习的过程从某个角度上讲,也正是师生共同置疑、解疑的过程。无论是课文复习还是试题练习与分析,三年的学习内容集中到最后时刻,似乎总在跟辨析、琢磨打交道。所不同的是,传统的复习方法是以老师为中心,更多的时候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激发与发掘,而学生因个性差异造成的各种知识与能力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研究性学习旨在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每个学生在置疑过程中寻找到学习的内动力,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目的自觉探究过程。同时,由于各类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提出问题,并在探究活动中找寻不同的解决方法,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使语文总复习活动产生质的飞跃。
梁仕泽,教师,现居广东和平。